耳顺的拼音、解释、组词

耳顺的简介:

ěr shùn
①〈书〉《论语 ·为政》:‘六十而耳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深刻理解其中的意思。后来用‘耳顺’指人六十岁:年逾~ㄧ~之年。②顺耳:这个唱腔我听着倒还~。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六十岁的代称。语出《论语.为政》。【例】王伯伯已届耳顺之年,再过五年便要退休了。

1. 语出《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后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南朝梁.王琰《冥祥记.陈秀远》:「少信奉三宝,年过耳顺。」

2. 顺耳,喜欢听。如:「这戏词我听著还耳顺。」

耳顺》这个词语通常用来指一个人到了一定年纪,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并且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接受世事的各种变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六十岁”常被称为“耳顺之年”,认为到了这个年龄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已经比较成熟稳定,不为外物所惑,内心世界趋于宁静和谐。

具体解释如下:

  1. 耳顺”的“顺”是指:听从、接受的意思。
  2. 耳顺”整体表达的是:指一个人在六十岁时,能够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并接受世间的一切变化与意见。这个阶段的人通常对外界的评价和批评更加宽容,因为已经历过人生的波折,有了足够的智慧去理解和包容。

下面提供五个造句供参考:

  1. 李老先生虽然已至耳顺之年,但仍旧乐于听取新观点。
  2. 在他耳顺之年的庆祝晚宴上,朋友们为他的平和心态和豁达人生观鼓掌。
  3. 张女士在耳顺之后,开始更加注重精神上的满足与内心的平静。
  4. 老刘今年正好六十大寿,达到了耳顺的境界,对于各种纷扰都能泰然处之。
  5. 杨阿姨常说她现在到了耳顺之年,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世间的事物。

分词解释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shùn

1 趋向同一个方向,与“逆”相对:~风。~水。~境。~水推舟。~风使舵。2 沿,循:~城街。~理成章。~藤摸瓜。3 依次往后:~序。~次。4 随,趁便:~便。~势。~手牵羊。5 整理:理~。~修(整理修治)。6 服从,不违背:~从。~应。孝~。温~。7 适合,不别扭:~适。~情。~眼。~差(chā)。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