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来否往的拼音、解释、组词

泰来否往的简介:

tài lái pǐ wǎng
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尽头。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否极泰来」。见「否极泰来」条。

2. 此处所列为「否极泰来」之典源,提供参考。 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入臣外传》越王曰:「任人者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国。大夫皆前图未然之端,倾敌破雠,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穷若斯,而云汤、文困厄,后必霸,何言之违礼仪!夫君子争寸阴而弃珠玉。今寡人冀得免于军旅之忧而复反。……何大夫之言,不合于寡人之意!」于是大夫种、范蠡曰:「闻古人曰:『居不幽,志不广;形不愁,思不远。』圣王贤主,皆遇困厄之难,蒙不救之耻。身拘而名尊,躯辱而声荣,处卑而不以为恶,居危而不以为薄。五帝德厚,而(无)穷厄之恨,然尚有泛滥之忧。三守暴因之辱,不离三狱之囚,泣涕而受冤,行哭而为隶1>,演《易》2>作卦,天道祐之。时过于期,否终则泰。……夫吉者,凶之门。福者,祸之根。今大王虽在危困之际,孰知其非畅达之兆哉?」 〔注解〕 (1) 隶:古代称地位卑贱或供人役使的人 (2) 演《易》:相传周文王被商纣王囚于羑(|ㄡˇ)里时,曾取法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演《易经》而穷究天人之理,推伏羲八卦而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

3. 此处所列为「否极泰来」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否极泰来」原作「否终则泰」。〈否〉和〈泰〉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两卦。〈否卦〉,坤下干上。在下的坤,阴气下沉;在上的干,阳气上升。于是阴阳二气不交,具天地不交,万物不通之象,属凶卦。〈泰卦〉,干下坤上。在下的干,阳气上升;在上的坤,阴气下沉。于是阴阳二气相交,具天地交而二气通之象,属吉卦。「否终则泰」就是表示物极必反,恶运到了极点,好运即将降临。在春秋时代,越国被吴国所败,越王句践入吴称臣,凶多吉少,临行前与众臣在江边饯别,语多感慨。大夫文种与范蠡便劝谏越王句践,古代圣贤皆曾遭遇过许多困厄,而得以成就其圣德,故应当学习当年周文王被商纣王囚于羑(|ㄡˇ)里七年,却能坦然面对的精神以自励。周文王虽然被纣王像个奴隶般地囚禁起来,但他并不为外在环境的荣辱感到忧愁,潜心研究《易经》中的天人之理,推演伏羲氏的八卦为六十四卦,并为之作卦辞和爻辞。后来他人生中的困厄时期终于结束,他也得归故里。由此可知,人生的祸福都是天道循环,只要能够积极面对,不怀忧丧志,一旦困厄结束了,顺遂的日子必然到来。越王句践接受了臣子们的劝谏,在吴国忍辱负重地事奉吴王夫差,终于得以归国,更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不断地壮大国势,终于灭吴,报仇雪耻。后来「否极泰来」这句成语,就从这里的原文「否终则泰」演变而出,比喻情况由坏逐渐好转。

1. 情况坏到极点后逐渐好转。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人都道我暮景桑榆,合有些峥嵘气象。可正是乐极生悲,今日个泰来否往。」也作「否极泰来」。

词语《泰来否往》实际上是由两个成语组合而成,即“否极泰来”和“否终泰始”,但作为一个整体词组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这里我们分别对这两个成语进行详细的解释:

  1. 否极泰来
  2. 解释:当事物处于最糟糕、最低落的状态时,就预示着转折点的到来,情况将开始变得更好。此成语强调的是逆境后的转机和希望。
  3. 造句:自从公司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亏损后,市场形势明显好转,真是否极泰来。

  4. 否终泰始

  5. 解释:意指在极端不利或困顿的情况结束后,随之而来的将是幸运或好运。此成语同样强调了逆境后的积极转变。
  6. 造句:虽然连续几年自然灾害不断,但最近的气候逐渐稳定,否终泰始,农业丰收在望。

使用《泰来否往》作为一个整体词组(假设性解释):

  • 造句1:经历了疫情带来的经济低谷之后,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和防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各行各业正在迎来“泰来否往”的好时机。
  • 造句2:尽管他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通过不断的努力与学习,他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真是“泰来否往”。
  • 造句3:自从国家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创业的政策后,许多小微企业纷纷成立起来,这预示着社会经济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可以说这是典型的“泰来否往”的例子。
  • 造句4: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团队成员们齐心协力、共同应对,最终不仅克服了困境,还收获了成功,这就是“泰来否往”在实际生活中的生动写照。
  • 造句5:经过长期的科研探索和实验验证之后,该领域的研究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无疑是经历了多年努力之后“泰来否往”的成果。

请注意,在正式或规范的中文用语环境中,《泰来否往》并不作为固定词组存在。上述造句是为了更好地帮助理解这两个成语的意义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tài

1 平安,安定:~适(幽闲安适)。~安。~然处之。2 佳,美好:~运。否(pǐ)极~来。3 极:~西(旧指欧洲)。4 骄纵,傲慢:~侈(骄纵奢侈)。骄~。5 通:天地交~。

lái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5 做某个动作:胡~。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12 表示语气,归去~兮!13 姓。

fǒu,pǐ

1 表示不同意,不认可:~定。2 不,用在表示疑问的词句里:可~?。3 不如此,不是这样,不然:~则。学则正,~则邪。

wǎng

1 去,到:~返。~复。~还(huán )。~来。交~。向~。勇~直前。2 过去:~昔。~日。~事。~古。~常。以~。一如既~。3 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