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革志的拼音、解释、组词
洗心革志的简介:
指彻底改变旧有心思和意向。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洗心革面」。见「洗心革面」条。
2. 此处所列为「洗心革面」之典源,提供参考。 1、「洗心」:《易经.系辞上》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1>,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此哉!古之聪明叡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注解〕 (1) 退藏于密:退则隐藏幽微,言《易》的功用,藏于隐密。 2、「革面」:《易经.革卦》上六1>,君子豹变2>,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注解〕 (1) 上六:易卦每卦六爻,最上一爻为阴爻者称之,亦为该爻爻辞的提示辞。 (2) 豹变:豹的毛纹变得斑斓绚丽。形容人迁善去恶,美德显现。
3. 此处所列为「洗心革面」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洗心革面」系由「洗心」及「革面」二语组合而成。「洗心」见于《易经.系辞上》,孔子认为《周易》的功用在圣人用它「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并以之「洗心,退藏于密」,就是指圣人以《易经》的内容,进则能洗涤心胸,摒除恶念或杂念,退则隐藏幽微,其功用隐而不现。「革面」亦见于《易经》,〈革卦〉里的上六爻辞说:「君子豹变,小人革面。」「豹变」是用豹的毛纹变得更斑斓绚丽,来形容人迁善去恶,美德显现,而「革面」则是指改变面目。《象传》则说:「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同样为改变,但君子改变,是表现在才学文辞上,而小人改变,则是用来巴结君王的。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洗心革面」,用来比喻澈底悔悟,改过迁善。
1. 改变旧有的心思及志向。比喻改头换面,澈底悔悟。《晋书.卷五五.潘岳传》:「皆延颈以视,倾耳以听,希道慕企,洗心革志。」也作「洗心革意」。
词语“洗心革志”出自古代文献,主要表达一种精神上的彻底改变和重塑之意。其中,“洗心”是指清洗心灵,去除旧有的错误观念或不良思想;“革志”则是指变革意志,转变做事的态度和决心。综合来看,“洗心革志”意味着通过深入的思想教育和个人反省来彻底改造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行为习惯,使之更加符合道德标准或目标需求。
以下是五个使用“洗心革志”的例句:
- 在这次的培训过程中,他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决定要洗心革志,从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上做出改进。
-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她选择洗心革志,重新规划人生的方向,并积极寻找改变自我的方法。
- 经过一系列的思想斗争,小明终于下定决心洗心革志,放弃沉迷网络游戏的生活方式,开始认真学习。
- 企业高管们组织了一次集体反省会,目的是让大家洗心革志,共同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 赵教授强调,想要在学术研究上有所成就,首先需要洗心革志,清除固有的偏见和误解。
分词解释
xǐ,xiǎn
1 用水去掉污垢:~脸。~涮。~涤。~澡。~心革面(喻彻底悔改)。2 清除干净:清~。3 像水洗一样抢光,杀光:~劫。4 昭雪冤枉:~雪。~冤。5 照相的显影定影:冲~。~印。6 玩牌时把牌搀和整理:~牌。7 基督教接受个人入教时的仪式:受~。~礼。8 盛水洗笔的器皿:笔~。9 把磁带上的录音或录像去掉。xīn
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gé
1 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履(皮鞋)。~囊。2 改变:~新。~命(➊原意是改变命运;➋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➌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变~。3 取消,除掉:~除。~职。~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如鼓等。5 姓。zhì
1 意向:~愿。~气。~趣(志向和兴趣)。~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学。2 记在心里:~喜。~哀。永~不忘。3 记载的文字:杂~。~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标~。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子。用碗~~。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