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素的拼音、解释、组词

金素的简介:

jīn sù
1.秋天。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秋天。《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述职期阑暑,理棹变金素。」唐.李善.注:「秋为金而色白,故曰金素也。」

2. 白色。《元史.卷四.世祖本纪一》:「赐亲王穆歌银二千五百两;……文绮帛各三百匹,金素半之。」

在现有的汉语词典和常用词汇中,并没有直接以“金素”作为一个固定词语出现。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其组成部分来尝试解析这个词语的含义:

  • :通常指金属中的黄金或一般的金属材质。
  • :可以有多重解释,如未经加工的、本质的、白色的等。

结合这两部分,“金素”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解读方向: 1. 从字面上理解,可能是“金色的本质”或者“金质的本质材料”,用于描述某种具有黄金特质或质地的事物。 2. 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比如古代文献中),可能特指某些与黄金相关且本质纯净的东西。

由于这个词语并不常见,以下提供五个基于上述解释的造句:

  1. 为了保持首饰的纯度,工匠们使用了天然的金素材料。
  2. 这枚戒指由最纯的金素打造而成,闪烁着高贵而独特的光芒。
  3. 在古代文献中,常常提及金素为天地间至珍之物。
  4. 尽管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这件装饰品依然保持了最初的金素质感。
  5. 作为象征财富与权力的符号,金素在不同文化中有其独特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造句是基于“金素”可能蕴含的意义进行的一种合理的推测性解释,并不代表该词语在实际使用中的确切含义。如果需要更准确的解读,建议进一步查找相关文献或语境来确认。

分词解释

jīn

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3 钱:现~。基~。挥~如土。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a.钲声;b.钟声)。~鼓(锣鼓)。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兰(友情深)。~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瓯(a.盛酒器;b.喻疆土完整)。~城汤池。7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鱼。~乌(太阳)。~龟。~丝猴。8 中国朝代名:~代。9 姓。

1 本色,白色:~服。~丝。2 颜色单纯,不艳丽:~净。~淡。~妆。~雅。~描。3 洁白的绢:尺~(用绸子写的信)。4 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质。~养。~性。~友(真诚淳朴的朋友)。5 物的基本成分:色~。毒~。维生~。6 向来:~来。~常。~志。平~。7 白,不付代价:~餐。8 非肉类的食品,与“荤”相对:~食。~席。~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