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云山(约1815-1852)的拼音、解释、组词
冯云山(约1815-1852)的简介:
féng/píng yún shān (yuē/yāo 1815-1852)
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东花县(今花都)人。1843年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时,领后军主将,后封南王。参与制订太平天国军制、军律、历法、官制、礼制等。后在战斗中中炮牺牲。
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东花县(今花都)人。1843年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时,领后军主将,后封南王。参与制订太平天国军制、军律、历法、官制、礼制等。后在战斗中中炮牺牲。
- AI解释
《冯云山(约1815-1852)》是描述一位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冯云山。他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与洪秀全并肩作战,在太平天国起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详细解释
冯云山(1815年—1852年),字维卿,号心伯,原名明举,广东花县人。
他是中国近代农民革命运动领袖之一,与洪秀全一同创立拜上帝会,并成为太平天国的重要领导人和创建者之一。冯云山在早期组织了拜上帝会的秘密活动,并通过宣传和组织工作吸引了大量信徒加入。他主张平均分配土地和财富的理念,在其领导下的群众基础迅速扩大。
然而,1852年,冯云山不幸被捕入狱,在遭受严刑拷打后于当年9月病逝于狱中。他的去世对太平天国运动造成了重大打击,并且加速了洪秀全的崛起和发展战略的变化方向。
造句
- 冯云山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位重要革命家,他与洪秀全共同领导了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大起义。
- 拜上帝会在冯云山和洪秀全的带领下,迅速发展成为了一个影响广泛的政治宗教组织。
- 尽管在狱中受尽折磨,冯云山依旧坚守信仰,成为了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英勇烈士之一。
- 冯云山不仅是一位革命领袖,同时也是一个有着深厚信仰的人士,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 每当提起太平天国的历史,人们常常会想起那位在逆境中仍不屈不挠、为追求理想而奋斗到底的英雄——冯云山。
分词解释
冯
féng,píng
1 姓。
云
yún
1 说话,引文:人~亦~。子曰诗~。~~(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2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谁之思?岁~暮矣,着记时也~。3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流水。~蒸霞蔚。4 指中国“云南省”:~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5 通“芸”。众多。6 通“纭”。纷纭。
山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
约
yuē,yāo
1 绳子。2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4 事先说定:~见。~会。5 邀请:~请。~集。6 节俭:节~。俭~。7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8 大略:~计。~莫。~略。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