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骨而炊的拼音、解释、组词

析骨而炊的简介:

xī gǔ ér chuī
同“析骸以爨”。指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支解骨骸以升火炊食。形容粮尽援绝的悲惨困境。参见「析骸以爨」条。《史记.卷四○.楚世家》:「城中食尽,易子而食,析骨而炊。」

析骨而炊》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用来形容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非常残忍或极端的措施。这里的“析”是指分解、劈开的意思,“炊”则是指做饭、烧火做饭的意思。“析骨而炊”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甚至到了要用骨头来煮饭的地步,以求得继续生存下去。

详细解释

  • 出处:这个成语的故事记载在《淮南子·说林训》中。原文提到“人相食”,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极端的自保行为。

  • 背景故事:相传,在古代战争或饥荒期间,人们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到了连基本的食物都难以保障的地步。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们迫不得已采取了吃人的残酷措施来维持生命。这里,“析骨而炊”是这种情境的一种夸张描述。

造句

  1. 在那场持续数月的饥荒中,村民们不得不进行悲惨的“析骨而炊”,以求生存下去。
  2. 面对绝境,人类会采取任何极端手段来保命,“析骨而炊”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景。
  3. 即使到了最艰难的时候,“析骨而炊”的状态也让人感到心寒和悲凉。
  4. 战争和灾难的降临往往会使人做出“析骨而炊”这样的极端行为,以求生存下去。
  5. 在那个极度饥饿的日子里,他们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吃掉一些人,这简直就是一种“析骨而炊”的状态。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看出,“析骨而炊”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人类在极端环境下可能采取的最糟糕行动的一种警示和描述。

分词解释

1 分开:条分缕~。分崩离~。2 解释:分~。剖~。~疑。赏~。~出(a.分析出来;b.固体从液体或气体中分离出来)。辨~。

gǔ,gū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chuī

1 烧火做饭:~事。~烟。巧妇难为无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