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祭的拼音、解释、组词

时祭的简介:

shí jì/zhài
1.四时的祭祀。

  • AI解释

《时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词汇,它并非一个独立存在的词,而是古代祭祀中的一种仪式或活动的名称。"时祭"是古代中国对特定季节、节气进行祭祀的传统习俗之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内涵与形式。

解释

  • 概念:时祭是指根据四季变化或其他重要时间节点举行的祭祀活动。
  • 背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自然界的更替变化是由神灵所掌控的,因此会通过各种祭祀仪式来表达对天地、祖先或自然之神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 意义:时祭不仅是对自然界规律的一种遵循和敬畏,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社会团结的表现。

造句

  1. 古代每逢春分,人们都会举行盛大的时祭活动,以祈求来年的丰收。
  2. 在中秋佳节,除了赏月吃月饼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时祭活动,那就是向月亮女神表达敬意与祝福。
  3.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之际,古人会举办各类时祭仪式,用以酬谢上天的恩赐并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
  4. 时祭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循,更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象征,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 在中国古代,每当农闲时节或特定节日到来之时,各地都会根据自身情况举行相应的时祭活动。

通过上述解释与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时祭”的含义及其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jì,zhài

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奠。~礼。~灵。~典。~扫。2 供奉鬼神或祖先:~祖。~天。~祀。~灶。3 使用(法宝):~起一件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