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梁冠的拼音、解释、组词

两梁冠的简介:

liǎng liáng guān/guàn
1.古代博士和某些高级文官所戴的一种帽子。用缁布做,有两道横脊。

  • AI解释

两梁冠》是古代中国男性的一种冠帽,属于“梁冠”中的一种。这种冠帽的名字来源于其顶部有两个突起的部分(即“梁”),这两个部分象征着社稷,寓意着戴此冠者的责任与使命。

详细解释

  • 名称由来:“两梁”,是指这种冠帽顶端的两个突出部分。
  • 使用场合:通常用于文武官员正式朝见天子、祭祀或重大庆典等正式场合。在古代,佩戴何种冠帽往往反映了佩戴者的身份和地位。
  • 象征意义两梁冠不仅是穿戴者社会角色与等级的象征,也承载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造句

  1. 在那场隆重的朝贺典礼上,所有的文臣武将都身着官服,头戴两梁冠,彰显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2. 古代皇帝每次举行大典时,侍卫们都会整齐地排列在宫门前,个个头戴两梁冠,显得威风凛凛。
  3. 作为文人学者,在科举考试之前穿上正式礼服,再戴上两梁冠,表达出对学问与道德的高度重视和尊重。
  4. 这件珍藏的古代官服上绣着精美的图案,让人仿佛能想象出当时戴着两梁冠的官员们在朝堂之上庄重而威严的模样。
  5.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历史爱好者小王特地制作了几个复制品,包括一顶精致的两梁冠

分词解释

liǎng

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2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4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liáng

1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栋~。~上君子(指窃贼)。2 桥:桥~。津~(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3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山~。车~。4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5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6 姓。

guān,guàn

1 帽子:衣~。~戴。~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楚楚。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子。鸡~。树~。~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