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鄙的拼音、解释、组词

东鄙的简介:

dōng bǐ
1.东部边境。 2.指东部僻远地方。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东鄙”并不是一个常用的固定词汇,但从其组成部分来看,可以理解为“东方的边远地区”。从结构上分析,“东”指代方位,即东部;“鄙”通常用来形容偏远或荒僻的地方。因此,在具体的语境中,“东鄙”可能指的是古代中国东部较为偏远、相对落后或者边缘化的区域。

下面提供5个基于这种解释造的句子:

  1. 古代中国的东鄙之地,由于交通不便,经济文化发展滞后。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大规模移民政策,其中一部分人被迁徙到了东方的边鄙地区。
  3. 西汉时期,为了加强边疆控制,在东部的一些偏远地区设立了郡县。
  4. 东鄙之地多为山地丘陵,地形复杂,对交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5. 唐代诗人杜甫曾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提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里的“天下”也包括东鄙之地。

需要注意的是,“东鄙”作为一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并不广泛,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语境进行理解和运用。

分词解释

dōng

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方。~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股~。~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作~。4 姓。

1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2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3 粗俗:~陋。~俗。~夫。~近(庸俗浅近)。4 轻蔑,看不起:~视。~夷。~弃。~薄。5 品质低劣:卑~。6 谦辞,用于自称:~人。~老。~见。7 吝啬:~吝。~诈(贪吝诈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