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色的拼音、解释、组词

桃李色的简介:

táo lǐ sè/shǎi
1.比喻红润的脸色。

  • AI解释

《桃李色》这个词组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指形容某物颜色如同桃花和李花般鲜艳、明媚的一种比喻性表达。这里的“桃”指的是桃花,“李”则指李花。桃花通常指春季盛开的粉色或白色花朵,而李花则是淡白色的早春花。因此,《桃李色》可以理解为形容某种事物呈现出了春天花朵般的明亮色彩和美好的视觉效果。

造句:

  1. 春天里,公园里的樱花大道如同一条《桃李色》的小径,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2.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季节,她的笑容就像《桃李色》,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3. 展览会上展出的新款壁纸采用了柔和的《桃李色》,为家中的每个角落增添了几分春意。
  4. 作家笔下的风景总是那么生动,《桃李色》般的花朵似乎在纸页上绽放,令人陶醉。
  5. 虽然外面的世界已经变得寒冷而萧条,但她的房间内依旧保持着《桃李色》,如同春天般充满生机。

请注意,“桃李色”并非一个固定词语或成语,这里的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其字面意义进行的扩展。如果在特定语境中有其他含义,请告知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

分词解释

táo

1 落叶小乔木,品种很多,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绒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药:~儿。~李(喻所教的学生)。~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实至名归,尚事实,不尚虚名)。世外~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2 形状像桃子的:棉~儿。3 指核桃:~仁。~酥。4 姓。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➊古代狱官,法官。➋道理,规律。➌惩治。➍星名。)

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彩。~相(xiàng )。~调(diào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气~。~厉内荏。3 情景,景象:行~匆匆。景~宜人。4 种类:各~用品。5 品质,质量:音~。成~。足~纹银。6 妇女美貌:姿~。~艺。7 情欲:~情。好(h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