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曹的拼音、解释、组词
吏曹的简介:
lì cáo
1.官署名。东汉置,掌管选举﹑祠祀之事。后改为选部,魏晋以后改称吏部。参阅《通典.职官五》。 2.泛指官吏。
1.官署名。东汉置,掌管选举﹑祠祀之事。后改为选部,魏晋以后改称吏部。参阅《通典.职官五》。 2.泛指官吏。
- AI解释
《吏曹》在古代中国官制中指的是负责管理官员事务的部门。中国古代官僚体制庞大,各部门职能明确,吏曹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考核、调动、晋升各级文武官员;制定和执行有关人事政策和法规等。
详细解释
- 吏 在古代通常指的是从事文书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员。
- 曹 则指官署或者一个单位。在政府组织结构中,根据职能划分为不同的部门或单位。
- 吏曹 因此是指专门负责官员人事管理的行政机构。
造句
- 在古代朝廷里,吏曹是负责选拔和考核官员的重要部门,它的运作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
- 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期吏曹下设多个科室,包括考课科、铨选科等,这些科室分工明确,共同完成人事管理职责。
- 为确保官场清明公正,古代的吏曹往往实行严格的审核和考察制度,以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 古代诗人常常在诗文中提到吏曹,表达对官员选拔和任命的关注,“吏曹未许从公去”这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吏曹工作的重视程度。
- 现如今我们虽然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但古代官制中的一些理念仍然值得借鉴。比如,如何合理设置吏曹职能、确保人事管理公正透明等问题,在当今也有其现实意义。
这些句子旨在从不同角度展示“吏曹”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其运作方式,同时也能体现它与当时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关系。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