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内乱的拼音、解释、组词

十年内乱的简介:

shí nián nèi/nà luàn
1.特指我国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的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

  • AI解释

《十年内乱》,这是一个特指性的词汇,主要用来描述中国历史上“文化大革命”(1966-1976)时期社会所经历的一系列动乱、混乱和破坏。这个词语中的“十年内乱”是对当时国内发生的严重政治运动和社会动荡的概括性称呼,它不仅仅是指时间长度——十年,更是指这一历史时期的内耗和国家内部出现的各种矛盾冲突。

详细解释:

  1. 时间范围:从1966年5月开始至1976年10月结束。
  2. 主要特征:“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秩序混乱,政治运动频繁。期间曾有过大规模的造反、批斗和运动,以及对部分群体(如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党员干部等)的政治迫害。
  3. 影响:这场运动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至今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造句示例:

  1. 十年内乱给中国带来了长期的伤痛,直到邓小平领导下的改革开放才逐渐开始恢复国家秩序。
  2. 这些老一辈人对十年内乱的记忆仍然难以忘怀,他们希望未来能更好地铭记历史,避免重蹈覆辙。
  3. 在电影《活着》中,主人公经历了从土地改革到文化大革命等多场社会动荡,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苦难与变迁。
  4. 那个年代的青少年现在已步入老年,回忆起“十年内乱”,他们的心头仍会涌上复杂的情绪。
  5. 研究十年内乱的历史事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并从中吸取教训。

分词解释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nián

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2 每年的:~会。~鉴。~利。~薪。3 一年的开始:~节。新~。4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5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6 收成:~成。~景。~谨。荒~。7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

nèi,nà

1 里面,与“外”相对:~部。~外。~定。~地。~阁。~行(háng )。~涵。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人。~亲。~弟。3 亲近:~君子而外小人。

luàn

1 没有秩序:~套。紊~。凌~。2 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世。政~。平~。~邦不居。3 混淆:~伦。败常~俗。4 任意随便:~吃。~跑。5 男女关系不正当:淫~。6 横渡:~流。7 治理:~臣。8 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