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包的拼音、解释、组词
蒲包的简介:
pú bāo
1.用香蒲叶编成的装东西的用具。
1.用香蒲叶编成的装东西的用具。
- AI解释
词语“蒲包”在现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用蒲草编织而成的包裹或容器,常用于装物品、食物等。蒲草是一种多年生水生植物,其叶子可以用来编篮子、垫席等多种用途。
详细解释:
- 材料来源:蒲包主要由蒲草叶片编织而成。
- 功能用途:主要用于盛放食品或其他物品,具有一定的防水、防潮功能。
-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蒲包常与传统节日(如端午节)联系在一起,作为包裹粽子的容器。
造句:
- 端午节那天,妈妈用绿色的蒲包包好了香喷喷的粽子。
-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父亲用自制的蒲包装满了自家田地里收获的新鲜蔬菜。
- 妹妹对那精致的小蒲包爱不释手,她想亲手编织一个送给她的小伙伴。
- 红色的布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奶奶精心挑选了一块来作为新的蒲包缝制材料。
- 蒲包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物品,它还承载了家乡的记忆和温暖的情感。
分词解释
蒲
pú
1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夏天开黄色花(亦称“香蒲”):~黄(蒲的花粉)。~棒。~草。~绒。~扇。2 指“菖蒲”:~节。~月(指农历五月)。3 庵,用草盖的圆形屋。4 古同“匍”,匍伏。5 姓。
包
bāo
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2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3 装东西的袋:书~。皮~。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括。~举(总括)。~容。~涵。~罗万象。无所不~。5 总揽,负全责:~销。~揽。6 保证:~赔。~在我身上。7 约定的,专用的:~饭。~工。8 围:~围。~剿。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子。糖~儿。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