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多闻的拼音、解释、组词
博物多闻的简介:
bó wù duō wén
指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指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见识广博。后汉书˙卷四十五˙周荣传:蕴古今,博物多闻,三坟之篇、五典之策,无所不览。
1. 见识广博。《后汉书.卷四五.袁张韩周列传.周荣》:「蕴椟古今,博物多闻,三坟之篇、五典之策,无所不览。」《晋书.卷五一.列传.王接》:「接遂详其得失。挚虞、谢衡皆博物多闻,咸以为允当。」
《博物多闻》是一个成语,出自于《庄子·天下》,用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见闻广博。这个成语强调的是通过广泛的学习和体验获得的知识与见识的丰富程度。
详细解释:
- 博物:指的是对各种事物有深刻的了解或精通。
- 多闻:指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综上所述,“博物多闻”即是指一个人具有广泛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见解独到且深刻。这通常暗示了这种人有着较强的观察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在不同的领域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造句:
- 小李是个博物多闻的人,在历史、地理、科技等方面都有所涉猎。
- 张教授因为长期研究,已经成为了博物多闻的专家,对于各种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 虽然年纪不大,但小王通过读书旅行,已经变得博物多闻了。
- 王老师博古通今,是一个非常博物多闻的人,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他不仅阅读广泛,还经常参加各种讲座和活动,因此成为了一个博物多闻的人物。
这些例子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博物多闻”的含义及其在不同场景中的使用方式。
分词解释
博
bó
1 多,广,大:广~。渊~。~学(学问广博)。~览。~爱。~物。2 知道得多:~古。3 用自己的行动获得:~取。~得。聊~一笑。4 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奕。赌~。
物
wù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多
duō
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 )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2 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4 过分,不必要的:~嘴。~心。~此一举。5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6 表示惊异、赞叹:~好。7 表示某种程度:有~大劲儿使~大劲儿。8 表疑问:有~大呢?~会儿?9 姓。
闻
wén
1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2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3 出名,有名望:~人。~达。4 名声:令~(好名声)。丑~。5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