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肿的拼音、解释、组词

子肿的简介:

zǐ zhǒng
1.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面部﹑四肢或全身浮肿,尿量减少,体重显着增加的病证。

  • AI解释

在古代文献中,“子肿”通常指的是孕妇出现的一种症状,即妊娠期间因某种原因导致的身体浮肿。这往往是中医术语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来说,是与孕期健康状况相关的描述之一。

详细解释

  • 定义:指孕妇怀孕期间出现的浮肿现象。
  • 成因:古代医书认为子肿可能是由于“脾虚湿困”或“气滞血瘀”的原因造成的。现代医学则可能涉及营养不良、心脏疾病、肾脏问题等多方面因素,但具体到中医术语中的“子肿”,其病因与治疗方案通常基于中医理论。
  • 症状:主要表现为孕妇的脚踝部、腿部出现浮肿,严重时可能会蔓延至全身,甚至伴有其他不适如胃胀、尿量减少等症状。

造句

  1. 孕妇如果在怀孕期间出现了子肿的情况,应当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 古代医家认为子肿是由于孕妇脾虚湿困导致的,因此常采用健脾利湿的方法来调理。
  3. 对于患有子肿症状的孕妇来说,除了药物治疗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
  4. 中医在治疗子肿方面有其独特的见解和方法,可以与西医治疗相结合提高治愈率。
  5. 在古代文献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如何预防和治疗子肿的经验,这些知识对于现代的孕妇同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分词解释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zhǒng

1 皮肉浮胀:~胀。~瘤。~痛。浮~。红~。脓~。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