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笠的拼音、解释、组词

瓢笠的简介:

piáo lì
1.和尚云游时随身携带的瓢勺和斗笠。 2.借指行踪。

  • AI解释

《瓢笠》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在古代文献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可能有所提及。在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古文或地方方言里,“瓢笠”一般指的是形状像瓢的帽子。

详细解释

  1. 结构和形态:这种帽子通常为扁平圆形,边缘向上翻起,整体类似于瓢状。
  2. 材质与颜色:古代的“瓢笠”多由竹篾编织而成,表面常涂有桐油等防腐材料。在不同地区或时期,“瓢笠”的颜色、材质可能有所差异。
  3. 用途和寓意:在古代农耕社会中,人们佩戴这种帽子主要是为了遮阳避雨。同时,在某些文化中,它也可能具有象征意义,比如代表某种身份或地位。

造句

  1. 古时候的农民常常头戴瓢笠,在田间劳作。
  2. 老渔夫撑着破旧的小船,头上戴着一顶破烂的瓢笠,在湖面上捕鱼。
  3. 晚清时期,许多在田间劳作的老农都以斗笠、瓢笠为伴,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
  4. 在古装电视剧中,可以看到一些农民或渔夫头戴瓢笠的形象。
  5. 老者手持竹竿,身背蓑衣,头上戴着一顶破旧的瓢笠,在雨后初晴的田野间走来。

分词解释

piáo

1 舀水或取东西的工具,多用对半剖开的匏瓜或木头制成:~泼大雨。2 形状像瓢的:~虫。~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