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制的拼音、解释、组词

礼制的简介:

lǐ zhì
1.礼仪制度;国家规定的礼法。

  • AI解释

礼制》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用于规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表达尊敬的一种制度或行为准则。它包括了各种礼仪、仪式,以及相应的规矩和行为规范。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礼制”一词还可以用来指代一切有关礼节的制度性规定。

详细解释

  1. 起源与演变:《礼制》自古代中国就有记载,最初是周朝的贵族阶层为了维护社会等级秩序而制定的一种行为准则。后来逐渐普及到普通百姓之中。
  2. 内容构成
  3. 礼仪:包括各种典礼、仪式等。
  4. 规范:有关日常交往的行为规范,如尊老爱幼、待客之道等。
  5. 作用与影响
  6. 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7. 体现个人修养和教养水平;
  8.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造句

  1. 春节期间,按照传统的礼制,人们会互相拜年、赠送礼物以示祝福。
  2. 古代官员升迁时要行谢恩之礼,这是遵循了礼制的规定。
  3. 孔子对于礼制有很深的研究,并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及,强调其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
  4. 在举办婚礼时,新人通常会遵守传统礼制来完成各种仪式环节。
  5. 每逢重大节日或纪念日,政府都会组织活动以弘扬传统礼制文化。

分词解释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2 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6 姓。

zhì

1 规定:因地~宜。~定。~式。~宪。2 限定,约束,管束:~止。~裁。专~。~约。抵~。节~。~动。~海权。3 法规,制度:民主集中~。公有~。4 造,作:~造。~做。~品。~图。~革。~版。如法炮(páo )~。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