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石狮子的简介:
shí/dàn shī zǐ
1.石雕的狮子。常列于各类建筑物前,如宫殿﹑衙署﹑桥梁﹑陵墓等等。造型不一。
1.石雕的狮子。常列于各类建筑物前,如宫殿﹑衙署﹑桥梁﹑陵墓等等。造型不一。
- AI解释
《石狮子》释义
石狮子: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雕刻艺术,通常用石材制成。在古代,石狮子主要被用于建筑装饰或园林景观中,常见于宫殿、庙宇、陵墓等地,象征着力量、威严和权力。
- 装饰功能:它们常作为大门的守卫者,象征着守护家庭平安。
- 文化含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石狮子有镇宅辟邪的作用。在建筑群落或皇家园林中,成对的石狮子常被安置在外侧,寓意着吉祥和保护。
造句
- 在古代宫殿的大门前,通常都会看到一对威武的石狮子。
- 为了增加园林景观的美感和神秘感,许多园林里会特意设计摆放一些雕刻精美的石狮子。
- 每年春节前后,游客们喜欢去参观那些历史悠久、古色古香的地方,其中不乏雕刻着石狮子的古老建筑。
- 这座寺庙的大门两侧雕刻有栩栩如生的石狮子,为古老的寺庙增添了更多的庄重感和神圣气息。
- 为了增加家庭的安全和安宁,一些人会在家门口或庭院里放置一对精美的石狮子作为镇宅之宝。
以上句子从不同角度描述了石狮子的应用场景及其文化意义,可以帮助理解这一传统工艺品在历史与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石
shí,dàn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2 指石刻:金~。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药~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5 姓。
狮
shī
哺乳动物,雄的脖子上有长鬣,多产于非洲及印度西北部(通常称“狮子”;古亦作“师子”):~子舞。~子搏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不轻视)。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