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仪的拼音、解释、组词

瞻仪的简介:

zhān yí
1.瞻仰效法。

  • AI解释

词语“瞻仪”出自古代汉语,“瞻”有观察、观看的意思;“仪”,指的是仪式、仪容或典礼。因此,结合两者的含义来看,“瞻仪”的意思是指瞻仰和观察礼节仪式的过程或者指对某人的恭敬态度与举止。

在古文中,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尊敬地观赏或参与某种礼仪活动,如祭祀、朝会等场合中的庄重行为表现。

造句

  1. 在古代宫廷中,君主的仪容仪表对于文武百官来说是瞻仪的对象。
  2. 每逢重大节日庆典,百姓们都会来到城门处瞻仪皇帝驾临的盛大场面。
  3. 祭祀时臣子们要诚心诚意地瞻仪祖先神灵,以示敬意和虔诚之心。
  4. 他不仅仪表堂堂,而且在公众场合总是保持良好的礼仪举止,让人对其瞻仪
  5.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许多国家的君主都对他表达了极大的尊重与瞻仪之情。

需要注意的是,“瞻仪”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更多的是出现在古典文献或文学创作中的场景描写中。

分词解释

zhān

1 往上或往前看:~仰。~望。~拜。~谒。~念。~前顾后。

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3 礼物:贺~。谢~。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