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位的拼音、解释、组词
褥位的简介:
rù wèi
1.铺有锦褥的座位。
1.铺有锦褥的座位。
- AI解释
《褥位》是一个术语,通常用于中医或传统医学中。它指的是人在床上或其他休息场所采取的一种特定姿势,以达到治疗疾病、缓解症状的目的。
详细解释
- 含义:褥位是指病人在床上采用的体位。
- 目的:通过调整病人的体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某些器官的压力,从而缓解病情或辅助治疗。
- 分类:
- 仰卧位:患者平躺在床面上,头、胸和双腿都在一个水平线上。适用于多种情况。
- 俯卧位:患者趴着躺在床上,身体呈直线状态。这种体位常用于某些呼吸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
- 侧卧位:患者侧身躺于床上,头部转向一侧或另一侧。可以进一步分为左侧卧和右侧卧。
- 半坐卧位(又称半分卧位):病人躯干呈30度至45度角仰卧在床上,双腿自然下垂或用枕头支撑。适用于某些手术后恢复、心脏疾病患者。
造句
- 医生建议李先生采取左侧卧的褥位,以减少腹部压力。
- 老王在术后需要保持半坐卧位一段时间,以便于身体恢复。
- 杨女士因为胃痛被嘱咐采用俯卧位来缓解症状。
- 患者在进行背部按摩时应该尽量采取仰卧位姿势。
- 张阿姨为了减轻腰背疼痛,在医生的指导下经常变换体位,以找到最舒适的褥位。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