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弦理万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调弦理万民的简介:

tiáo/diào xián lǐ wàn/mò mín
1.谓以礼乐治民。典出《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何晏集解﹕"道谓礼乐也。"

  • AI解释

词语“调弦理万民”并非一个标准词汇或成语,因此在中文语言中并没有明确、固定的含义。不过根据其结构和字面意思,“调弦理万民”可能可以被理解为对社会管理和治理的一种形象表达。这里我们可以拆解这个词语来解读:

  • “调弦”:在这里可能是比喻调整政策或者制度的意思。
  • “理万民”:“理”是管理、治理的意思,“万民”则是指全体人民。

因此,从字面上看,“调弦理万民”可以理解为“调整和优化政策以妥善管理并服务广大民众”。

为了提供具体的示例,我们可以创造一些情景来使用这个词语:

  1. 为了更好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政府决定要重新“调弦理万民”,出台更多贴近民心、利民的政策措施。
  2. 调弦理万民的工作需要做到细致入微,不能只是喊口号而已,要实实在在地解决民众的实际问题。
  3. 在这次的改革中,我们要注重“调弦理万民”的过程,确保政策能够惠及每一个人。
  4. 调弦理万民”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义务。
  5. 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接受社会各方面的建议和反馈,不断优化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调弦理万民”。

请注意,“调弦理万民”并非正式的成语或固定搭配,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根据具体语境进行适当调整。

分词解释

tiáo,diào,zhōu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配。~味。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停。~处。4 调剂:以临万货,以~盈虚。5 调理使康复:~养。~摄。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鹰隼。7 挑逗;戏弄:~笑。~情。~戏。酒后相~。

xián

1 系在弓背两端的、能发箭的绳状物:弓~。~韦(“弦”指弓弦,“韦”是兽皮,弦紧皮软,喻性子急缓不同。古人佩弦来警戒自己的性缓,佩韦以警戒自己的性急;后遂用“弦韦”喻朋友的规劝)。~月(农历每月初七、八或二十二、三,月亮半圆,形似弓弦,故名)。上~(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的月相)。下~(农历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的月相)。应~而倒。2 乐器上发声的线:琴~。~子(①指琴弦;②乐器“三弦”的通称)。~歌。管~。续~(古人以琴瑟喻夫妻,故又以“断弦”喻丧妻,以“续弦”喻再娶)。~外之音。3 中国古代称不等腰直三角形的斜边。4 中医脉象名:~脉。

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性。~智。~论。~喻。~解。~想。道~。~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数~化。~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睬。答~。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wàn,mò

1 数目,十个一千:~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2 喻极多:~物。~方(①指全国和世界各地;②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机。气象~千。3 极,很,绝对:~~。~幸。4 姓。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