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引官的拼音、解释、组词

通引官的简介:

tōng/tòng yǐn guān
1.宋时衙役名。

  • AI解释

在古代中国,特别是清朝时期,《通引官》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官方职位名称。根据已有的史料和相关文献记录来看,“通引官”并非正式的官职名称,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模糊或者地方性、临时性的称谓或者是某种职能描述。不过,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语境中,可能会有一些类似的职务承担着“通引”的功能,即负责沟通、引导等工作。

为了帮助理解,“通引”一词一般是指在某类情境下起到沟通、解释、引导等作用的行为或角色。例如,在科举考试中,考官与考生之间可能设有专门人员进行联络和指引工作;或者在宫廷礼仪场合,某些官员也可能扮演类似的职能以确保秩序和流程的顺利进行。

考虑到其并非确切的历史职位名称,以下是五个基于“通引”概念的造句:

  1. 在这次文化交流活动中,小李被选为“通引官”,负责向外国友人解释中国的传统习俗。
  2. 为了更好地协调各部门工作,公司决定设立一个“通引官”的角色,专门负责信息沟通和协调事宜。
  3. 老王在退休后主动申请担任社区的“通引官”,帮助解决邻里间的矛盾纠纷。
  4. 在接待外国访客时,“通引官”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增进了双方的理解与友谊。
  5. 作为会议中的“通引官”,他巧妙地引导讨论的方向,并确保每个议题都能得到充分讨论。

请注意,上述造句中使用了“通引官”的拟态概念进行创作,旨在帮助理解这一词汇的基本含义。

分词解释

tōng

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2 懂得,彻底明了:~晓。~彻。~今博古。~情达理。3 传达:~令。~讯。~报。~告。~知。~缉。~谍。4 往来交接:~敌。~商。~邮。~融。~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沟~。5 普遍、全:~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论。~体。~身。~读。~常。~病。~盘。普~。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奸。私~。

yǐn

1 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2 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3 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4 退却:~退。~避。5 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6 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