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甲如山的拼音、解释、组词
积甲如山的简介:
jī jiǎ rú shān
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同“积甲山齐”。
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同“积甲山齐”。
- AI解释
词语《积甲如山》中的“积”意为积累、堆积,“甲”在这里指的是古代兵器的一种——铠甲,特指铁制或金属制成的防护装备。“如山”,形象地描绘出数量众多和体积庞大。综合来说,《积甲如山》形容储藏了大量的盔甲,以至于堆积起来就像一座山一样高大。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是:“汉王笑曰:‘吾能攻城略地,打下数城,兵多将广,何愁无甲?’张良曰:‘君但知攻城掠地,不知积甲如山。’”这句话的大意是说,汉王项羽能够攻城掠地,拥有众多的士兵和将领,但他并不明白积累大量盔甲的重要性。
这里提供五个使用《积甲如山》这个成语的例子:
- 古代战争中,各诸侯国为了应对可能的敌对势力,都会在宫中或军营内积存大量的铠甲,以求积甲如山,随时可以用于战时。
- 小说中的主人公张三,虽然在经商方面并不擅长,但他一直坚持积累财富和资源,希望将来能拥有一个像积甲如山般的资产库。
- 有些公司的仓库里积存了大量的原材料,以至于堆积得如同一座小山一般高大。这种现象往往反映了公司对市场需求预测的不足。
- 在一场关于军事战略的研讨会上,专家们指出,除了先进的武器装备外,还应重视军备物资(如各类盔甲)的储备工作,做到有备无患,积甲如山方能确保军队战斗力持久发挥。
- 某些国家通过增加国防预算来大量购买和储存各种军事装备,从而实现所谓的“积甲如山”的战略目标。然而,在和平年代过度囤积军力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国际紧张关系。
请注意,《积甲如山》是成语或俗语的一种表述方式,并非正式的词语搭配,请在适当的语境中使用以避免歧义。
分词解释
积
jī
1 聚集:~少成多。处心~虑。~储。~愤。~郁。~怨。~愿。~累(lěi )。~攒。2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数。乘~。体~。容~。
甲
jiǎ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兵。~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装~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坼(外表裂开)。10 古同“胛”,肩胛。
如
rú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山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