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拼音、解释、组词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简介:
èr wàn wǔ qiān lǐ cháng zhēng
指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历时一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见“长征③”。
指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历时一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见“长征③”。
- AI解释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到1936年间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这场艰苦卓绝的战略大转移,虽然经历了艰难险阻和生死考验,但最终取得了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详细解释
- 二万五千里:这是对长征距离的大致估算,实际上红军的行程远超过这个数字。
- 长征:在军事上指的是战略大转移、大进军或大规模的战略撤退。在此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在中国南方与北方之间的艰苦行军。
5个造句
- 在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活动中,老红军们讲述了他们经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 长征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前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继续发扬这种精神。
- 当时的年轻战士们虽然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仍然坚定了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决心。
- 《二万五千里长征》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意志力、牺牲和希望的象征。
- 我们应当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精神,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轻言放弃。
分词解释
二
èr
1 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独一无~。3 两样,别的:~话。不~价。
万
wàn,mò
1 数目,十个一千:~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2 喻极多:~物。~方(①指全国和世界各地;②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机。气象~千。3 极,很,绝对:~~。~幸。4 姓。
五
wǔ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行(指金、木、水、火、土)。~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千
qiān
1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克(即一公斤)。~米(即一公里)。2 喻极多:~里马。~言万语。~钧一发。~虑一失。~锤百炼(❶喻多次斗争考验;❷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3 见“秋”字“秋千”。4 姓。
里
lǐ
1 居住的地方:故~。返~(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等于五百米)。~程牌。4 衣物的内层:被~。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外。心~。这~。那~。6 姓。
长
cháng,zhǎng
1 两端的距离:~度。2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3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
征
zhēng
1 远行:长~。~途。~夫。~人。~衣。~帆(远行的船)。2 用武力制裁,讨伐:~服(用力制服)。~讨。~伐。~战(出征作战)。南~北战。3 召集:~兵。~募(招募兵士)。~集兵马。4 收集:~税。~粮。5 招请,寻求:~求。~稿。~婚。~聘(招聘)。~询(征求意见)。6 证明,证验:~引(引用,引证)。信而有~。7 表露出来的迹象:特~。~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