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吏的拼音、解释、组词

符吏的简介:

fú lì
1.即符官。

  • AI解释

词语《符吏》详解

符吏(fú lì)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中的一种职务或职位名称,主要指那些持有官方信物(符节、令符等),并负责传达命令、处理文书或执行特定事务的官员。这类官员通常属于较低层级的地方行政人员,他们在地方政务管理、司法审判等方面承担重要职责。

  • 起源:在秦汉时期即已存在,其名称及职能有所变化。
  • 主要职能
  • 传递官方指令
  • 处理地方事务
  • 负责文书工作
  • 协助上级官员处理行政事务

符吏的设置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具体职责和地位也经历了多次调整变化。

造句示例

  1. 古代故事讲述:汉武帝时期,某地发生民变,朝廷派遣一位符吏前往调查处理。
  2. 司法描述:唐代的符吏在负责案件审理时需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确保审判公正。
  3. 地方管理:明朝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由各地符吏负责户口登记及税收征收工作。
  4. 文化交流:宋代科举制度完善,许多有才华的人得以担任符吏,在文化推广和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5. 历史小说情节:在某部关于清末民初的历史小说中,主人公被任命为一位符吏,负责处理地方的财政事务。

这些句子旨在形象展示“符吏”这一职位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具体职能与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

1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信。~节。2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号。音~。3 相合:~合。言行相~。4 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咒。护身~。5 古代称祥瑞的征兆:~瑞。~应(yìng )(指天降“符瑞”,与人事相应)。6 姓。

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治。官~。2 旧指小公务员:~员。胥~(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