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院的拼音、解释、组词

秘书院的简介:

mì/bì shū yuàn
1.清代内三院之一。掌撰写与外国往来书札,摘录各衙门疏状,传布帝王命令及草拟祭文等。

  • AI解释

《秘书院》是一个历史术语,特指中国古代朝廷中的一个官署或机构。在不同的朝代和时期,其职能和地位有所不同。

详细解释:

  1. 概念起源:在中国古代,特别是在宋朝,设置了专门的秘书院作为皇室图书文献保存与管理的地方。
  2. 职责范围
  3. 负责皇家图书馆或官方档案馆的管理工作;
  4. 担当重要文件、诏书等文书的起草工作;
  5. 有时也会参与朝廷的部分决策过程,提供文字上的建议和意见。

造句:

  1. 在宋代,秘书院作为皇室文献管理的核心部门,负责编纂多部重要的历史典籍。
  2. 秘书院里的官员们每天都要仔细核对文件内容,确保没有一丝一毫的错误。
  3. 宋朝时期的秘书院地位显赫,不仅负责档案保管,还参与重要文书的起草工作。
  4. 秘书院在明清两代仍然存在,但其规模和职能有所调整,主要负责官方文献的整理与发布。
  5. 《红楼梦》中提到的皇家图书馆,实际上可以理解为类似古代秘书院的地方。

以上是对“秘书院”概念的简要解释及五个相关造句。需要注意的是,“秘书院”的具体形式在不同的朝代和时期有所变化,上述信息主要基于宋朝至明清时期的情况进行描述。

分词解释

mì,bì

1 不公开的,不让大家知道的:~密。~藏(cáng )。~方。~诀。~计。~史。神~。奥~。2 保守秘密:~而不宣。3 珍贵罕见:~本。~籍。~宝。~府。4 姓。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yuàn

1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子。~墙。庭~。2 某些机关、学校和公共场所名称:法~。医~。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