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工不示人以朴的拼音、解释、组词

良工不示人以朴的简介:

liáng gōng bù shì rén yǐ pǔ
朴:没有细加工的木材。高明的木匠不把非成品拿给人看。比喻有贤德的人一定要把人培养成材或所做的事一定要完美。

  • AI解释

良工不示人以朴》这句话出自《庄子·人间世》,意指真正的高手不会将事物未加工的状态展示给人看,而是通过精湛的技术和工艺将其完善,展现其最高境界。这里,“良工”指的是技艺高超的工匠或艺术家;“朴”,在此处指的是未经雕琢、粗陋的形态。

这句话反映了庄子对于艺术与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强调的是作品完成后的精妙绝伦,而不是制作过程中原始状态的粗糙和未加工。它传达了艺术家或工匠追求完美的理念,认为只有通过精细的艺术创作过程才能达到最高境界的作品,而不应将不成熟的作品展示给他人。

以下为五个使用该成语造句的例子:

  1. 优秀的雕刻家总是能通过巧妙的设计与雕刻技艺,让一块普通石头变成一件无价之宝,这正是“良工不示人以朴”的最好体现。
  2. 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追求的不仅是形式上的美感,还有功能上的完美。他们往往从平凡到非凡,使产品最终呈现出一种精致、简洁又实用的状态,正如“良工不示人以朴”所言。
  3. 一个好的作家在写作过程中会不断打磨自己的作品,去掉那些粗糙的部分,让文字变得更加优美流畅。这正体现了“良工不示人以朴”的智慧。
  4. 在现代绘画领域,艺术家通过精心挑选颜色和布局来创作一幅幅精美的画作,隐藏了最初的草稿状态。这也证明了“良工不示人以朴”这一理念的正确性。
  5. 一位技艺高超的工匠在完成一件家具时,会将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其看起来既美观又实用。这完美诠释了“良工不示人以朴”的含义。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成语的具体应用方式,还加深了对这句话背后所蕴含的艺术创作理念的理解。

分词解释

liáng

1 好:~好。善~。~辰美景。消化不~。~莠不齐。2 善良的人:除暴安~。3 很:~久。获益~多。用心~苦。4 姓。

gōng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shì

1 表明,把事物拿出来或指出来使别人知道:~警。~范。~弱。~威。~众。~意。告~。指~。请~。2 对来信的敬称:赐~。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pǔ,pò,pō,piáo

1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素。~实。~厚。~质。2 朴实,朴素:质~。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