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哭的拼音、解释、组词

节哭的简介:

jié kū
1.犹节哀。

  • AI解释

节哭》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礼仪,具体指在适当的场合按照传统规范表达悲伤的情绪。这种习俗主要出现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在丧葬仪式、祭祀先祖或是在遭遇亲人去世等情况时,以一定的方式和仪态来表现哀悼之情。"节"在这里指的是合乎礼节、适度的意思,并非完全抑制情感的流露。

造句

  1. 在庄重的追悼会上,李老先生按照传统习俗进行了节哭,虽然心中悲伤,但他深知这是一份对逝者的尊重。

  2. 为了保持家族的传统和礼仪规范,即使内心极度悲痛,张奶奶也选择了适度地进行节哭,向去世的长辈表达哀思之情。

  3. 古代文人学者在撰写祭文或悼亡诗时,往往会融入一定的节哭元素,以此来增添作品的情感深度与庄重感。

  4. 当家族中遭遇不幸时,年轻一辈会学习和传承前辈们的礼仪知识,通过节哭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追思之情。

  5. 尽管现代社会对于传统习俗有不同的看法,但在某些特殊场合,如祭祖仪式或家庭聚会上,人们仍会遵循节哭的原则来展现内心的哀痛与尊敬。

请注意,《节哭》这一概念更多地存在于古代礼仪文化中,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已较为少见,上述造句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传统的表达方式及其意义。

分词解释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

1 因痛苦或悲哀而流泪发声:~喊。~泣。~诉。~腔。啼~。长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