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词派的拼音、解释、组词
浙西词派的简介:
zhè xī cí pài
清词流派。浙西词人朱彝尊所开创,故名。重要作家有厉鹗等。论词主张“宜于宴嬉逸乐”、“歌咏太平”。所作多写琐事,记宴游,有不少咏物之作。艺术上以北宋周邦彦和南宋姜夔为宗,将他们的风格、格律和技巧奉为填词的极致。
清词流派。浙西词人朱彝尊所开创,故名。重要作家有厉鹗等。论词主张“宜于宴嬉逸乐”、“歌咏太平”。所作多写琐事,记宴游,有不少咏物之作。艺术上以北宋周邦彦和南宋姜夔为宗,将他们的风格、格律和技巧奉为填词的极致。
- AI解释
《浙西词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词学流派,主要活跃于清朝中后期,特别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这个词派以浙江西部地区为中心,其成员包括了许多著名的词作家如朱彝尊、厉鹗、沈皞日、叶申芗等。
详细解释
浙西词派主张追求细腻婉约的风格,强调用语清丽,注重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同时在音律上讲究和谐优美。这一流派提倡“词以韵胜”,认为好的作品应该能够通过声音和节奏打动人心。在内容选择上,它倾向于描绘个人生活琐事、自然景色以及诗词中的传统意象,如山水花月等。
造句
- 浙西词派的创作风格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他们追求的是“词为心声”的美学境界。
- 朱彝尊作为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这种对自然与情感细腻描绘的表现手法。
- 沈皞日在创作《忆江南》时,运用了典型的浙西词派风格,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 在一次古典文学研讨会上,学者们深入探讨了浙西词派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 浙西词派的作品往往以其精致的辞藻和高雅的情趣著称,读起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限的美好。
分词解释
浙
zhè
1 〔~江〕a.古水名,今中国钱塘江及其上流的总称。亦称“渐江”、“之江”、“曲江”;b.省名,位于中国东部。
西
xī
1 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面。~晒。~域。~方。~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宫(借指妃嫔)。2 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学。~画。~餐。~医。3 姓。
词
cí
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汇。~书。~典。~句。~序。~组。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演讲~。誓~。~章。~律(文词的声律)。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人。~谱。~牌。~调(diào )。~韵。~曲。
派
pài
1 水的支流:九~(指长江支流之多)。2 一个系统的分支:~系。~别。~性。党~。3 作风,风度:正~。气~。~势。~头。4 分配,指定:~赴。~驻。~遣。委~。5 指摘:~不是。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胡言”、“好一~北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