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元(1931- )的拼音、解释、组词

姚文元(1931- )的简介:

yáo wén yuán (1931- )
浙江诸暨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解放日报》编委。1965年在江青的指使下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化大革命”中,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员、上海市革委会第一副主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与江青、张春桥、王洪文结成“四人帮”,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永远开除其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

  • AI解释

关于“姚文元”这一词汇,需要明确的是,他是一位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姚文元(1931年2月—2016年7月),原名蒋世勤,生前是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专业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艺研究》杂志主编。

详细解释

  • 身份背景:姚文元曾是毛泽东主席的忠实追随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担任了重要的宣传工作。
  • 学术贡献:作为学者,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文学批评领域有重要贡献。尽管他在中国文坛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地位,但其学术观点和思想在改革开放后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和否定。
  • 历史评价: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对姚文元及其时代的讨论变得更为开放,对其功过的评价逐渐趋于全面。

造句

  1. 姚文元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言论曾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虽然姚文元在文学批评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历史的车轮向前推进,许多观点和理论已不再适用或被重新审视。
  3. 在回顾那段历史时,我们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姚文元及其著作。
  4. 改革开放后,学术界对包括姚文元在内的多位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代表人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评价。
  5. 姚文元的作品曾被视为权威,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被广泛传播和引用。

分词解释

yáo

1 美好的样子:~冶(妖艳)。2 姓。3 古同“遥”,远。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yuán

1 头、首、始、大:~凶。~首。~旦。~年。~勋。~帅。状~(科举考试第一名)。2 基本:单~。~件。~气(精气,根本)。~素。~音。3 同“圆”。4 未知数:一~二次方程。5 中国朝代名:~代。~曲。6 姓。7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