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八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四一八节的简介:
sì yī bā jié
也称“娘娘会”。新疆锡伯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四月十八。纪念先民从东北迁居新疆。这一天,青年男子骑着骏马出外野游,年轻妇女和老人到野外踏青、野餐。家家户户都吃鲜鱼,做蒸肉,并举行唱歌、跳舞、赛马、刁羊、射箭等活动。
也称“娘娘会”。新疆锡伯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四月十八。纪念先民从东北迁居新疆。这一天,青年男子骑着骏马出外野游,年轻妇女和老人到野外踏青、野餐。家家户户都吃鲜鱼,做蒸肉,并举行唱歌、跳舞、赛马、刁羊、射箭等活动。
- AI解释
《四一八节》,通常是指1948年4月18日在中国发生的一个重要事件,该事件与当时的中国革命战争密切相关。这个日期本身并不是一个官方设定的节日或纪念日,而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日子。它指的是在解放战争中,中共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攻占了东北重镇四平市,这次战斗也被称为“四平保卫战”。
解释
-
四一八节:这个名称并非特指某一个节日或纪念日,而是用来描述1948年4月18日发生的四平战役。在这场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在与国民党军的激烈对抗中取得了重要胜利。
-
在历史背景上,1948年,中国正处于内战期间,此时的四平战役是解放战争初期的重要转折点之一。
造句
- 四一八节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要的战斗日,它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上的实力增强。
- 历史学者们经常研究四一八节,以了解当时中国内战中的军事战术和战略布局。
- 每当4月18日这一天到来时,人们都会回顾历史,纪念那些为国家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先烈。
- 为了更好地教育下一代,学校会组织学生参观与四一八战役相关的纪念馆或遗址,以加深他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 四一八节不仅仅是一个日期的标记,它还承载着无数英勇士兵的牺牲精神以及中国人民追求自由和解放的坚定信念。
请注意,《四一八节》并非一个广为人知或者官方认定的节日名称,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调整或解释。上述信息是对1948年4月18日事件的一个概述,并未设定为正式节日。
分词解释
四
sì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一
yī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专~。~心~意。3 全;满:~生。~地水。4 相同:~样。颜色不~。5 另外的:蟋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算~算。试~试。7 乃;竞:~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 或者:~胜~负。10 初次:~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八
bā
1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珑。~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节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