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病的拼音、解释、组词

四病的简介:

sì bìng
1.佛教语。指修行中的四种弊病。

  • AI解释

四病》是指在古代汉语尤其是唐诗中,人们总结出的一种关于诗歌和文章的批评标准。《四病》通常指的是古文中常见的四种缺点或错误,包括:平头、上尾、蜂腰、鹤膝。

  1. 平头:指诗句首字相同。如:“风翻白浪花千片,菊散黄花地六朝。”句中的“风”与“菊”同为首字。
  2. 上尾:指的是对仗中上联的末一字和下联的开头一字相同。如:“水村山郭酒旗风,四面歌残终破楚。”中的“风”和“风”,以及“残”和“风”分别构成的上下句结尾的重复。
  3. 蜂腰:指的是诗句中某一位置上出现的虚词(如助词、语气词)或不重要的字使句子显得臃肿,破坏了诗句的整体和谐。比如,“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中“复”和“更”的使用可以被视为蜂腰的现象。
  4. 鹤膝:指的是诗句中出现的音节分布过于偏向某一侧,造成整体不均衡的现象。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句中的“满天”两字连在一起读时使得句子在视觉和听觉上显得失衡。

接下来给出5个造句示例:

  1. 平头:春天的田野里,花开花谢,一片春意盎然;秋天的田野里,也是花开花落,一片秋景宜人。
  2. 上尾:他走在林间小道上,耳畔回响着风声与鸟鸣;她在江边漫步时,同样听到了风声和水波的声音。
  3. 蜂腰:学习不仅仅需要时间的积累,还需要智慧和方法来加以引导;工作也不能仅仅依靠勤奋就能完成任务。
  4. 鹤膝:他常常以书为伴,沉浸在知识的世界中探索未知;她则喜欢与朋友相聚在咖啡馆里分享彼此的故事。
  5. 为了表达更清晰的观点,避免使用重复的首字或尾字来构成句子,这样可以使得语言更加生动、丰富。例如:“读书不仅能增长见识,还能陶冶情操。”这里避免了平头和上尾的情况。

这些例子展示了《四病》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被识别及调整。理解和应用《四病》有助于提升文章或诗歌的质量,使其更加和谐优美。

分词解释

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bìng

1 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疾~。~症。~例。~痛。~情。~源。~愈。~变。~危。~逝。~榻。~残。2 缺点,错误:语~。通~。弊~。3 损害,祸害:祸国~民。4 不满,责备:诟~。5 烦躁,担忧:“郑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