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的拼音、解释、组词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的简介:

guó bì zì fá,ér hòu rén fá zhī
一个国家必先种下了被伐的恶因,然后才会有别人来讨伐的结果。比喻要从自身找事变的原因。

  • AI解释

这句话出自《荀子·议兵》,其中“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意指一个国家如果自己首先发动战争或对外征伐,那么就可能会招致他人的报复或反击。这反映了古代儒家对于战争的看法和对于国家行为的伦理考量。

详细解释

  • :指的是国家。
  • :一定、必然的意思。
  • 自伐:即主动去攻击或侵略他人。“伐”在这里指武力侵犯,也含有贬义。
  • 而后人伐之:“人伐之”的意思是被他人反击。整个句子表达的是一个自作孽的行为逻辑。

这句话强调了战争或冲突往往源自于一方的主动挑衅或是对别国利益的直接侵犯,这样的行为最终可能会得到报应或是反噬,即自我受到伤害。它传达了一个警示:在国际关系中采取侵略性行动并不总是明智的选择,反而可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风险和损失。

造句

  1. 史上许多强盛一时的帝国因为对外扩张而最终走向衰落,正所谓“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 在面对外部威胁时,我们应该冷静分析利弊得失,而非轻举妄动,以免走上“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的不归路。
  3.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和为贵、避免无谓战争,这与“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所传达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4.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任何国家若想通过武力改变现状必然要承担巨大风险,这是“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的现代注解。
  5. 在国际交往中,我们应当秉持不结盟原则,避免无谓冲突,因为一旦主动挑起争端,“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将是对我们自身的最有力警告。

分词解释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1 一定:~定。~然。~须(一定要)。~需(不可少的)。势~。未~。事~躬亲。2 决定,肯定:“深念远虑兮,胜乃可~”。3 固执:“毋意,毋~”。4 果真,假使:“王~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2 从,由:~从。~古以来。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1 砍:~树。砍~。2 征讨:讨~。~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3 自夸:~善(夸自己的好处)。~智。不矜不~。

ér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hòu

1 君主;帝王:商之先~(先王)。2 帝王的正妻:皇~。太~。3 诸候。《書•舜典》:“肆覲東后。”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窗户。~面。~学。~缀。~进。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日~。~福。~期。6 指次序,与“前”相对:~排。~十名。7 子孙:~辈。~嗣。~裔。~昆。无~(没有子孙)。8 姓。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