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脔的拼音、解释、组词

大脔的简介:

dà luán
1.大块肉。 2.喻权利。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大块的肉。南朝陈.徐陵〈谢赉麕启〉:「频蒙大脔,更异梁王。」《歧路灯》第三三回:「长胾大脔,暖烘烘云蒸霞蔚而至;饕口馋舌,雄赳赳排山倒海而来。」

2. 比喻权利。《晋书.卷三八.宣五王列传.梁王肜》:「我从兄为尚书令,不能啖大脔。」

词语“大脔”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并非正式词汇或常用成语。根据字面理解,“大”意为规模较大、体积较大;“脔”原指切成小块的肉。因此,“大脔”的意思可能是指较大的肉块或者是比喻性的用法来表示较大的份额或者部分。

不过,在一些古文中,“大脔”可能是用来形容一种特殊的烹饪方式,即将整只动物(如猪、羊等)分割成较大的部分进行烹煮或食用的方式。这种表述可能较为少见,通常会出现在古代的食谱或描述饮食习惯的文章中。

造句

  1. 古代贵族宴请宾客时,往往会将大脔分给尊贵的客人以示尊重。
  2. 在那个时代,猎人捕获野兽后,他们会将大脔分享给村里的每个人,以保证食物分配公平。
  3. 这道菜使用了整鸡的大脔烹饪而成,肉质鲜嫩多汁。
  4. 尽管只是一顿饭,但母亲还是从市场买了两只大脔的猪肉回来。
  5. 为了满足节日庆典的食物需求,厨师们提前准备好了几大盘子的大脔肉。

请注意,“大脔”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上述解释和造句为推测性表述。如果需要更准确的理解或使用,请参考专业辞书或者古文献资料。

分词解释

dà,dài,tài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老~。6 敬辞:~作。~名。~手笔。7 时间更远:~前年。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