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子(sàozi)的拼音、解释、组词

燥子(sàozi)的简介:

sào zi
1.即臊子。方言。细切的肉。亦指烹调好加在别的食物中的肉末或肉丁:炒燥子。

  • AI解释

在现代汉语中,“燥子”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可能是方言或某些地方语言中的特有说法。从字面来看,“燥”意为干燥、急躁;“子”则常常用于称呼男性或表示一种关系或状态的词尾,如“阿哥子”、“朋友子”。因此结合在一起可能有多种意思,但没有明确的标准释义。

根据上下文推测,它可能是某些地方对某种特定类型的人或者行为的俗称。如果仅依据字面理解,“燥子”或许可以解释为性格急躁、容易激动的人,或是在某方面表现得过于激烈的人。

以下是使用“燥子”一词造出的五个句子:

  1. 他是个燥子,总是做事急于求成。
  2. 晚上睡觉前喝点热牛奶能缓和燥子的心情,帮助入睡。
  3. 在这个燥子脾气的日子里,我选择保持冷静。
  4. 她是出了名的燥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妥协。
  5. 李师傅经验丰富,对于那些燥子的年轻人总是耐心指导。

请注意以上句子中的“燥子”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上述解释仅供参考。如果需要更准确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的语言词典或向使用该词汇的人询问其具体含义。

分词解释

zào

干,缺少水分:干~。~裂。~热。枯~。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