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的拼音、解释、组词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的简介:

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èng guān/guàn
1.见"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AI解释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这句成语出自中国古代的典籍。其主要意思是:在瓜田中不要穿鞋,在李树下不要整理帽子。比喻为人处世要避免嫌疑和引起误解的情况,以免招致非议。

这句话的核心思想在于提醒人们在某些特定情境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以防止因为外界误会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羞辱。这与“防微杜渐”的理念一脉相承,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种自我约束、保持良好形象的准则。

造句

  1. 小明是个非常谨慎的人,他总是遵循“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的原则,避免在公众面前做出可能引起误会的动作。
  2. 在法庭上作证时,王律师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因为他深知自己应该像遵守“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那样,以免有任何不当之举让对方产生偏见。
  3. 作为一名教师,张老师时刻提醒学生们要讲究个人仪表,在校园里要尊重学校的规定和传统美德,“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以此来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
  4. 赵经理在公共场合十分注意自己的行为表现,他觉得这样的习惯有助于树立正面的企业文化和领导形象——“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就是这种自我约束的表现形式之一。
  5. 李阿姨教育孩子们说:“你们在外边玩耍时要时刻记住‘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这句话,不要做出有损自己或他人的事情。”

分词解释

guā

1 蔓生植物,属葫芦科,果实可食:西~。冬~。~蒂。~分(像切瓜一样分割,如“~~天下”)。~葛。~代。~李(指嫌疑的境地)。~子儿。

tián

1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野。耕~。2 和农业有关的:~家。~园。3 古同“畋”,打猎。4 古同“佃”,耕作。5 姓。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1 收入,放进:出~。藏污~垢。2 接受:采~。笑~。~谏。3 享受:~福。~凉。4 缴付:~税。5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鞋底。6 姓。

1 鞋:西装革~。削足适~。2 践踩,走过:~历(a.个人的经历;b.记载履历的文件)。~任。~险如夷(走在险峻的地方,像走在平坦的路上,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如~薄冰(身临其境)。3 步伐:步~维艰。4 执行,实行:~行。~约。5 〔~带〕在拖拉机、坦克车等的车轮上围绕的钢质链带。6 指领土:“赐我先君~”。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➊古代狱官,法官。➋道理,规律。➌惩治。➍星名。)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

guān,guàn

1 帽子:衣~。~戴。~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楚楚。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子。鸡~。树~。~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