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钩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溜钩子的简介:
liū/liù gōu zǐ
1.亦作"溜沟子"。亦作"溜勾子"。 2.方言。谓钻营,奉承。
1.亦作"溜沟子"。亦作"溜勾子"。 2.方言。谓钻营,奉承。
- AI解释
《溜钩子》这个词并非正式汉语词汇,可能源于地方方言或特定情境中的表达。根据字面和部分语境推测,“溜”有滑行、偷偷移动的意思;“钩子”则指一种带有勾状物的工具或装置。“溜钩子”的意思可能是用来秘密移动或者快速抓住某物体的设备。
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我们进一步假定这个词语可能用于描述一些技巧性的行为。基于此理解,我们可以提供一个解释和五个例句:
解释
《溜钩子》:一种比喻手法,形象地形容了在特定情境下采取灵活、巧妙的方法达到目标的行为或手段。
造句
- 在这次任务中,他利用家里的滑轮和绳子自制了一个“溜钩子”,成功地从高楼上安全降下。
- 这个小伙子虽然年纪不大,但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在团队里总是能找到各种办法解决问题,就像使用一个灵活的“溜钩子”。
- 为了抓住那个逃犯,警察们动用了各种高科技装备,其中就包括一种类似“溜钩子”的特殊工具。
- 在这次攀岩挑战中,他巧妙地利用绳索和挂钩完成了一系列看似不可能的动作,简直就像手握了一个神奇的“溜钩子”一样。
- 玩家需要运用智慧和技巧,不断探索并解开谜题,在游戏中获取宝藏,这过程就宛如操作着一个虚拟世界的“溜钩子”。
分词解释
溜
liū,liù
1 滑行,(往下)滑:~冰。2 光滑,平滑,无阻碍:~圆。~光。3 趁人不见走开:~走。~号。4 同“熘”。
钩
gōu
1 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子。秤~儿。火~子。2 形状像钩子的:蝎的~子。~针。3 汉字笔形之一(亅、乛、乚、、、乙等)。4 用钩形物搭、挂或探取:~住树枝爬上去。5 研究,探寻:~玄。~沉。~校(jiào )。6 牵连:~党(指相牵连的同党)。7 同“勾”。8 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贴边。9 古代兵器:~戟。纯~(剑名)。吴~(刀名)。10 镰刀。11 古代称圆规。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