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的拼音、解释、组词
溜的基本解释:
1 滑行,(往下)滑:~冰。
2 光滑,平滑,无阻碍:~圆。~光。
3 趁人不见走开:~走。~号。
4 同“熘”。
溜的笔顺/笔顺名
丶,丶,㇀,ノ,し,丶,㇆,ノ,丨,𠃍,一,丨,一
点,点,提,撇,竖提,点,横折钩,撇,竖,横折,横,竖,横
-
1 丶
点
-
2 丶
点
-
3 ㇀
提
-
4 ノ
撇
-
5 し
竖提
-
6 丶
点
-
7 ㇆
横折钩
-
8 ノ
撇
-
9 丨
竖
-
10 𠃍
横折
-
11 一
横
-
12 丨
竖
-
13 一
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滑行。如:「溜冰」、「溜滑梯」、「车子顺著坡道溜下来。」
2. 偷偷离开或进入。如:「偷溜」、「开溜」、「溜回家」、「溜之大吉」、「溜进房里」。
3. 很快的看一眼。如:「溜了她一眼」。
4. 光滑。如:「滑溜」。
5. 一种烹调法。如:「溜鱼片」、「醋溜白菜」。
6. 溜溜:表示程度深的形容词词尾。如:「光溜溜」、「酸溜溜」、「乌溜溜」。
7. 屋簷滴水的地方。如:「簷溜」。
8. 流利顺畅,不结巴。如:「他的英文说得很溜。」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滑动、滑落。【例】溜冰、溜滑梯
2. 光滑、圆融。【例】滑溜、圆溜
3. 偷偷离开或进入。【例】溜课、开溜、溜回家
4. 将炒过或炸好的食物,加入勾芡的糖醋汁,然后快炒让汁液黏裹住食物的烹调方法。【例】醋溜白菜
5. 表示程度深的形容词词尾。【例】光溜溜、酸溜溜、乌溜溜
6. 水流。
7. 屋簷滴水的地方。【例】簷溜
8. 列。【例】这一溜共有五栋房子。
9. 流利顺畅,不结巴。【例】他的国语说得很溜。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水流。汉.杜笃〈首阳山赋〉:「青罗落漠而上覆,穴溜滴沥而下通。」唐.白居易〈溪中早春〉诗:「西涧冰已消,春溜含新碧。」
2. 屋簷滴水的地方。《左传.宣公二年》:「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唐.孔颖达.正义:「溜谓簷下水溜之处。」
3. 向下直泻的水。唐.上官昭容〈游长宁公主流杯池〉诗二五首之二○:「瀑溜晴疑雨,丛篁昼似昏。」
4. 列。如:「这一溜有五栋房子。」
5. 流利、顺畅、不结巴。如:「这名外籍生来台湾好几年了,国语说得很溜!」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皂头巾裹著额颅,斑竹篮提在手,叫歌声习演的腔儿溜。」
6. 私自离开或进入。如:「溜课」、「溜回家」。《红楼梦》第九七回:「一面想著,已溜到里间屋子门口,偷偷儿的瞧。」
7. 滑动、滑落。如:「溜冰」、「溜滑梯」。
8. 钻迎、卖弄、讨好。《红楼梦》第七一回:「你想想你那老子娘,在那边管家爷们跟前比我们还更会溜呢!」
9. 看、瞟。《红楼梦》第二六回:「那贾芸一面走,一面拿眼把红玉一溜。」
10. 一种烹饪方法。用旺火沸油炒过或炸好食物,加糖或醋,勾芡后速炒成熟,汁液黏裹住食物。如:「醋溜白菜」。
11. 形容词词尾,表示程度深。如:「乌溜溜」、「酸溜溜」、「光溜溜」。
详细解释
溜[liū]
〈动〉
1 滑动 ([En.] slide;slip;glide)。
【例】
如:溜缰(悄悄脱开缰绳而跑散);溜眼(溜眼睛。以眼传情);溜嘴(把不该说的话说出了嘴);溜槽;溜下;溜冰
2 偷偷地走 ([En.] sneak off)。
【例】
如:溜抽(脱身溜走);溜跑(偷偷地跑开);溜溜湫湫(躲躲闪闪,轻手轻脚的样子)
3 瞟,偷偷地看 ([En.] steal a glance;peek)
【引】
1 《红楼梦》:说着,却把眼溜着金桂一笑。
4 偷偷地拿 ([En.] steal;pilfer)
【引】
1 《醒世恒言》:差人各溜过几件细软东西。
5 略略热一下 ([En.] heat up)。
【例】
如:溜冷饭
6 略微煮一下,或加淀粉汁急火快炒 ([En.] quick-fry)。
【例】
如:醋溜鱼
7 逢迎,拍马;奉承 ([En.] fawn on)。
【例】
如:溜钩子,亦作“溜沟子”、“溜勾子”(方言。钻营;奉承)
8 鸣,叫 ([En.] cry;chirp)
【引】
1 清· 孔尚任《桃花扇》:闭凝盼,声声燕语明如剪,呖呖莺声溜的圆。
溜[liū]
〈形〉
1 倾斜 ([En.] sloping)。
【例】
如:溜肩
2 灵活;麻利 ([En.] clear)。
【例】
如:溜撒(灵活;伶俐)
溜[liū]
〈副〉
〈方〉∶很,非常 (【英】:very)。如:溜尖(很尖);溜光水滑(形容非常整洁,干净);溜明(非常明亮);溜净(非常干净)
溜[liū]
〈词缀〉
1 在形容词后,多叠用。
【例】
如:灰溜溜;酸溜溜;直溜;匀溜
2 另见 li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