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阳的拼音、解释、组词
迷阳的简介:
mí yáng
1.无所用心;诈狂。《庄子.人间世》:"迷阳迷阳,无伤吾行。"郭象注:"迷阳,犹亡阳也。亡阳任独,不荡于外,则吾行全矣。"成玄英疏:"迷,亡也;阳,明也……宜放独任之无为,忘遣应物之明智。"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迷阳,伏阳也,言诈狂。"一说,谓有刺的小灌木。王先谦集解:"谓棘刺也,生于山野,践之伤足,至今吾楚舆夫遇之犹呼迷阳踢也。"
1.无所用心;诈狂。《庄子.人间世》:"迷阳迷阳,无伤吾行。"郭象注:"迷阳,犹亡阳也。亡阳任独,不荡于外,则吾行全矣。"成玄英疏:"迷,亡也;阳,明也……宜放独任之无为,忘遣应物之明智。"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迷阳,伏阳也,言诈狂。"一说,谓有刺的小灌木。王先谦集解:"谓棘刺也,生于山野,践之伤足,至今吾楚舆夫遇之犹呼迷阳踢也。"
- AI解释
词语“迷阳”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来源于特定的文化背景或地方方言。根据可查资料,“迷阳”一词没有统一的定义,在中文网络和字典中没有找到其明确含义。不过,在一些文献中,它被用作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名称,或者在某些传统文化中作为某种植物或自然现象的别称。
如果“迷阳”是指一种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或是地方方言中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可能含义的一种猜测性解释:
解释
- 艺术表现形式:它可能是某地或某个时期内流行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比如,可以是某种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
- 自然现象:在某些地区或文化中,“迷阳”可能指代一种特定的自然现象,如四季变化中的某一阶段、某种特殊天气状况或者是描述植物生长周期的术语。
造句
由于“迷阳”的具体含义不明确,在这里提供几种猜测性造句,以供参考: 1. 这种迷阳舞蹈是当地节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每年春天,当迷阳花开时,整个山谷都沉浸在一片花海之中。 3. 王明从小就被父亲带入了迷阳艺术的殿堂,如今已成为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 4. 夜晚的迷阳风带着湿润和清凉,让人感到格外舒爽。 5. 今年春天的迷阳特别早到,山上的樱花还没开就已经感受到了春意。
如果“迷阳”一词并非上述解释范围,请提供更多的语境信息或文化背景,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并给出合适的解释与例句。
分词解释
迷
mí
1 分辨不清,失去了辨别、判断的能力:~信。~糊。~津。~惘。~蒙(a.昏暗看不清;b.神志模糊不清;e.使迷惑,受蒙蔽)。执~不悟。2 醉心于某种事物,发生特殊的爱好:~恋。入~。3 沉醉于某种事物的人:棋~。革新~。4 使人陶醉:景色~人。
阳
yáng
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春。6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7 凸出的:~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9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