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抵戏的拼音、解释、组词

角抵戏的简介:

jiǎo/jué dǐ xì/hū
1.汉代对各种体育活动和乐舞杂技的总称。包括角力﹑扛鼎等杂技﹑幻术和装扮人物﹑动物的乐舞表演等。

  • AI解释

角抵戏》详解

角抵戏,又称“角力”、“角抵”,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表演艺术和体育活动。它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以竞技为主要形式的民间娱乐项目,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表演性质的艺术形式。

演出特点:

  1. 情节简单明了角抵戏往往表现简单的对抗情节,如双方勇士相互搏斗。
  2. 技艺展示为主角抵戏中的主要看点在于参演者的身体技巧和力量展示,强调的是技术和体能的比拼。
  3. 戏剧化处理:尽管是竞技活动,但为了增加观赏性和娱乐性,角抵戏常有戏剧化的表演,如预设对手、故事情节等。

发展历程:

  • 春秋战国时期:最早起源,主要用于军事训练和士卒之间的较量。
  • 汉代:角抵正式成为宫廷和民间的重要娱乐项目之一。
  • 唐宋至明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繁荣,角抵戏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和传统戏曲元素,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

造句

  1. 在古代的庙会上,角抵戏总是最受欢迎的表演活动之一,吸引着无数观众驻足观看。
  2. 角抵戏不仅是一种体育竞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3. 这位演员在准备角抵戏的角色时,不仅要学习武术技巧,还要理解角色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4. 每年春节前夕的庙会上,角抵戏总是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它不仅是娱乐,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
  5. 虽然现在的角抵戏已经不复古代的盛景,但它在现代仍然有着不同的形式和表现方式。

分词解释

jiǎo,jué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鹿~。犄~。~质。2 形状像角的:菱~。皂~。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在中国山东省)。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度。~钢。~尺。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落。6 额骨(俗称“额角”)。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号~。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酒来”。10 中国货币单位。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12 量词。

1 挡,拒,用力对撑着:~挡。~制。~抗。~赖。2 顶撞,冲突,矛盾:~触。3 代替,相当,顶替:~押。~偿。~充。~还(huán )。4 到达:~京。~临。

xì,hū

1 玩耍:游~。儿~。嬉~。~豫(嬉游逸乐)。二龙~珠。2 嘲弄,开玩笑:~言。~弄。~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3 戏剧,也指杂技:一出~。黄梅~。看~。演~。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