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怠的拼音、解释、组词

惰怠的简介:

duò dài
1.懒惰懈怠。

  • AI解释

惰怠》这个词在中文中通常用来形容人不愿意做事,懒散、缺乏积极主动精神的状态。它包含了两种含义:一是行动上的懒惰,即身体上或精神上的不作为;二是态度上的消极,表示对工作或学习等事务的态度不够认真。

详细解释如下: 1. 行为层面:表现为长期不愿从事劳动或者活动的行为。 2. 心理层面:体现在不愿意付出努力和代价去完成某项任务的心理状态。

造句

  1. 他自从生病后就变得非常惰怠,连简单的家务都不愿意做。
  2. 这句话使用了“惰怠”来形容一个人因为身体不适而产生了不愿意进行日常事务的行为表现。

  3. 公司最近的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员工普遍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惰怠心理。

  4. 在这个句子中,“惰怠”被用来形容团队成员在工作态度上的不积极,导致了工作效率降低和公司整体业绩不佳。

  5. 班主任发现班级里有一部分同学对学习产生了惰怠情绪,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激励他们重新找到学习的动力。

  6. 该句例使用“惰怠”来形容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表明这些学生的积极性下降,需要外界的引导和支持。

  7. 自从接手了这项任务之后,他一直保持高度积极和专注的工作态度,从没有表现出任何懈怠或惰怠的行为。

  8. 这里用反义词的方式强调“惰怠”的意思,描述了一个始终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人。

  9. 虽然外界环境充满诱惑,但小明依然保持着不被惰怠所影响的学习热情,坚持每天阅读和思考。

  10. 通过对比小明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来说明他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保持了积极向上的态度,没有表现出任何懈怠或懒散的行为。

以上句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惰怠”的含义,并且展示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duò

1 懒,懈怠,与“勤”相对:懒~。怠~。~性。~慢。将骄卒~。

dài

1 懒惰,忪懈:~惰。~倦。~工。懈~。2 轻慢,不尊敬:~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