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中散的拼音、解释、组词
懒中散的简介:
lǎn zhōng sàn/sǎn
1.指三国魏嵇康。嵇康曾任中散大夫,与山涛皆名列竹林七贤。山涛官选曹郎,举嵇康自代。嵇答书拒绝,说自己性格疏懒,头面常一个月或十五天不洗,起床很迟,身上都是虱子;放纵日久,不合礼法的事很多,等等。见《晋书.嵇康传》﹑《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后用为疏懒不耐官事的典故。
1.指三国魏嵇康。嵇康曾任中散大夫,与山涛皆名列竹林七贤。山涛官选曹郎,举嵇康自代。嵇答书拒绝,说自己性格疏懒,头面常一个月或十五天不洗,起床很迟,身上都是虱子;放纵日久,不合礼法的事很多,等等。见《晋书.嵇康传》﹑《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后用为疏懒不耐官事的典故。
- AI解释
实际上,"懒中散"并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辞典或语言规范中没有这个词语。可能您想表达的是“懒中生智”或者“懒中散漫”,或是其他语境中的词组。“懒中生智”一般用来形容人虽懒但偶尔会因为这种状态而产生聪明的想法,而“懒中散漫”则倾向于描述因懒惰导致行为的自由放纵或不拘一格。
为了符合您的要求并提供准确的信息,我将假设您指的是“懒中生智”,并为您解释其意义和造句。如果确实有其他具体的意思,请进一步说明。
详细解释
懒中生智:
-
含义解释:“懒中生智”是指一个人虽然平时表现得很懒惰,但偶尔会因为懒散而产生一些聪明的点子或解决办法。
-
例句:
- 小明平时总是很懒,但是他最近竟然想出了一个提高工作效率的好方法,真是“懒中生智”啊!
- 老板抱怨大家太懒了,但其实有时候员工的创新想法就是从这种懒散的状态下诞生的。
以上是基于“懒中生智”的解释。如果您指的是其他意思或词语,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给出更准确的答案。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