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中散的拼音、解释、组词

懒中散的简介:

lǎn zhōng sàn/sǎn
1.指三国魏嵇康。嵇康曾任中散大夫,与山涛皆名列竹林七贤。山涛官选曹郎,举嵇康自代。嵇答书拒绝,说自己性格疏懒,头面常一个月或十五天不洗,起床很迟,身上都是虱子;放纵日久,不合礼法的事很多,等等。见《晋书.嵇康传》﹑《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后用为疏懒不耐官事的典故。

  • AI解释

实际上,"懒中散"并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辞典或语言规范中没有这个词语。可能您想表达的是“懒中生智”或者“懒中散漫”,或是其他语境中的词组。“懒中生智”一般用来形容人虽懒但偶尔会因为这种状态而产生聪明的想法,而“懒中散漫”则倾向于描述因懒惰导致行为的自由放纵或不拘一格。

为了符合您的要求并提供准确的信息,我将假设您指的是“懒中生智”,并为您解释其意义和造句。如果确实有其他具体的意思,请进一步说明。

详细解释

懒中生智:

  • 含义解释:“懒中生智”是指一个人虽然平时表现得很懒惰,但偶尔会因为懒散而产生一些聪明的点子或解决办法。

  • 例句

  • 小明平时总是很懒,但是他最近竟然想出了一个提高工作效率的好方法,真是“懒中生智”啊!
  • 老板抱怨大家太懒了,但其实有时候员工的创新想法就是从这种懒散的状态下诞生的。

以上是基于“懒中生智”的解释。如果您指的是其他意思或词语,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给出更准确的答案。

分词解释

lǎn

1 怠惰,与“勤”相对:~汉。~怠。~散。~洋洋。2 疲倦,没力气:伸~腰。浑身酸~。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sàn,sǎn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解~。涣~。~落。~失。~逸。2 分布,分给:~布。~发(fā)。天女~花。3 排遣:~心。~闷(mèn)。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