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偶校验(奇jī)的拼音、解释、组词

奇偶校验(奇jī)的简介:

qí/jī ǒu xiào/jiào yàn (qí/jījī)
一种校验代码传输正确性的方法。根据被传输的一组二进制代码的数位中“1”的个数是奇数或偶数来进行校验。采用奇数的称为奇校验,反之,称为偶校验。采用何种校验是事先规定好的。通常专门设置一个奇偶校验位,用它使这组代码中“1”的个数为奇数或偶数。若用奇校验,则当接收端收到这组代码时,校验“1”的个数是否为奇数,从而确定传输代码的正确性。

  • AI解释

《奇偶校验(jī)》一词中的“奇”字,指的是数学中的一种分类方式——按照能否被2整除来区分数字。具体而言,不能被2整除的数称为奇数,例如1、3、5等;可以被2整除的数则被称为偶数,如2、4、6等。

奇偶校验是一种数据传输纠错技术,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通过在一段二进制数据中添加一位或多位冗余位来实现数据的有效性检测。如果数据中的1的数量是奇数,则使用奇校验;如果1的数量是偶数,则使用偶校验。接收端通过同样的方式计算接收到的数据中的1的个数,从而判断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

以下是五个包含“奇偶校验”的造句例子:

  1. 在网络通信中应用了奇偶校验技术,提高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准确性。
  2.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在这次交易中使用了奇偶校验来验证信息的完整性。
  3. 这款新软件采用了先进的奇偶校验算法,能够更快速地检测到错误并进行修复。
  4. 小明在编写程序时遇到了奇偶校验的问题,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解决了。
  5. 通过学习关于奇偶校验的知识,我更好地理解了数据保护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qí,jī

1 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闻。~迹。~志。~观。~妙。~巧。~耻大辱。2 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兵。~计。~袭。出~制胜。3 惊异,引以为奇:~怪。惊~。不足为~。

ǒu

1 用木头或泥土等制成的人形:~像。木~戏。2 双,对,成双成对,与“奇(jī)”相对:~数。~语(相对私语)。对~。无独有~。3 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或。~然。~合。~尔。~感。~发事件。4 指丈夫或妻子:佳~。配~。

xiào,jiào

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园。~长。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yàn

1 检查,察看:~核。~血。~尸。~光。~证。2 效果,有效果:~方。灵~。应~。效~。屡试屡~。3 证信,凭据:何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