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死的拼音、解释、组词

夭死的简介:

yāo sǐ
1.早死。

  • AI解释

词语“夭死”在古代汉语中通常用来形容未到壮年就过早死亡,即因疾病、意外等非自然原因而亡故。其主要含义包括:

  1. 字面意义:指寿命未达到正常或预期的年龄便去世。
  2. 引申意义:常用于表达对未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或者成就便离世者的惋惜之情。

造句

  1. 自古英雄多磨难,李白虽英年早逝(夭死),但其诗歌流传千古,名垂青史。
  2. 他生来体弱多病,终究还是早早地夭死了,让人叹息不已。
  3. 古人云:“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李广将军一生为国征战,英年早逝(夭死),令人扼腕痛惜。
  4. 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因种种原因未老先衰,英年早逝(夭死),成为永恒的遗憾。
  5. 他不幸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身亡,年仅28岁便早早地天折了(夭死)。

这些造句不仅使用了“夭死”一词,还融入了情感色彩和历史背景,以更生动的方式展现了这个词的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

yāo

1 草木茂盛美丽:~~(a.茂盛而美丽,如“桃之~~”;b.颜色和悦的样子,如“~~如也”;c.灾)。2 未成年的人死去:~折。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4 无知觉:睡得~。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8 极,甚: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