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化的拼音、解释、组词

国有化的简介:

guó yǒu huà/huā
1.把私人所有的生产资料转化为国家所有。

  • AI解释

国有化》一词是指政府或国家将原本属于私人企业、个人或其他实体拥有的财产、资源或企业的所有权转移至国家名下的过程。通常,这一措施是在经济政策需要调整或者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时采取的行动。

详细解释

  • 目的: 国有化可能出于多种原因,如加强国家安全和战略资源控制、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就业率或是应对金融危机等。
  • 实施方式: 可以通过收购股份(部分或全部)、国家直接接管、强制转让等方式实现。
  • 影响范围: 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能源、电信、交通、银行等关键行业。

造句

  1. 政府为了确保电力供应安全稳定,决定对国有电力公司进行进一步的国有化改革。
  2.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国家迅速采取行动,对一些陷入困境的重要企业实施了国有化措施。
  3. 新政策提出要增加电信行业的竞争性,并考虑将部分关键网络设施实现国有化以加强网络安全保障。
  4.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政府计划逐步扩大对相关企业的国有化比例,增强国家在这一领域的话语权和控制力。
  5. 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政府正在推进土地流转政策,并考虑适当范围内的国有化改革。

这些句子展示了《国有化》概念在不同情景下的应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变化。

分词解释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yǒu,yòu

1 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2 表示所属:他~一本书。3 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5 表示大、多:~学问。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劳。~请。7 无定指,与“某”相近:~一天。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夏。~宋一代。

huà,huā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4 习俗,风气:有伤风~。5 特指“化学”:~工。~纤。~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