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移俗易的拼音、解释、组词

时移俗易的简介:

shí yí sú yì
移:变动;易:改换。时代变了,社会风气也变了。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时代更替,社会习俗也随之改变。三国˙魏˙嵇康˙卜疑:时移俗易,好贵慕名,臧文不让位于柳季,公孙不归美于董生,贾谊一当于明主,绛灌作色而扬声。宋书˙卷七十五˙颜竣传:及时移俗易,则通变适用,是以周、汉俶迁,随世轻重。

1. 时代更替,社会习俗也随之改变。三国魏.嵇康〈卜疑〉:「时移俗易,好贵慕名,臧文不让位于柳季,公孙不归美于董生,贾谊一当于明主,绛灌作色而扬声。」《宋书.卷七五.颜竣传》:「及时移俗易,则通变适用,是以周、汉俶迁,随世轻重。」

时移俗易》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学,其中“时”指的是时代,“移”是改变、变化的意思;“俗”则指风俗习惯或社会风气,“易”同样表示改变。综合起来,“时移俗易”这个成语表达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风俗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意在说明事物随时间发展而发生变化的一种普遍现象。

详细解释

  1. 引申意义:强调了时代背景、文化环境对社会行为、思想观念的巨大影响。
  2. 应用场合:常用于描述历史长河中,由于科技进步、经济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社会风气、道德标准等发生的变化。也可用来比喻某些传统习惯在现代社会中的逐渐淡化或消失。

造句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时移俗易》已经成为现实。
  2. 历史上许多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时移俗易》,但人们对于这些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并未因此减少。
  3.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的文化习俗都在相互融合、互相影响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时移俗易》在文化层面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4. 时移俗易》不仅限于社会习惯的改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升级。
  5. 面对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应当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各种新事物,《时移俗易》,但不失传统价值观的核心。

分词解释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1 挪动:~交。~植。~刻(过一段时间)。~晷(日影移动,犹言经过了一段时间)。~民。迁~。转~。~樽就教(端着酒去别人跟前以便求教,泛指主动前去向人请教)。2 改变,变动:~居。~易。~情(变易人的情志)。~动。潜~默化。3 旧时公文的一种,行文不相统属的官署间:~文。檄~。

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尚。风~。习~。约定~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名。~语。~曲。雅~共赏。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气。~物。鄙~。粗~。庸~。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人。世~。僧~。凡夫~子。

1 不费力,与“难”相对:容~。~与(容易对付)。~于。2 和悦:平~(➊态度谦逊和蔼;➋指语言文字浅显)。3 改变:~手。~地。变~。4 交换:交~。贸~。5 轻慢:贵货~土。6 芟治草木:~墓(除治墓地的草木)。~其田畴。7 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易》。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