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耳不闻的拼音、解释、组词

洗耳不闻的简介:

xǐ ěr bù wén
比喻不愿意听或不愿过问世事。

  • AI解释

洗耳不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非一个标准成语,但我们可以理解为源自“洗耳恭听”和“充耳不闻”的意思。它可能用来形容故意选择不去听某人的话或有意避开某些信息的态度。字面含义上可解释为“清洗耳朵以避免听到什么”。然而,“洗耳不闻”并没有广泛被认可的固定意义或用法,以下是对其可能用法的一些解读和造句:

解释

  • 洗耳:清洗耳朵,意指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 不闻:听不见、不理会的意思。

因此,“洗耳不闻”的意思可能是故意避免聆听某人的意见或者选择性地忽略某些信息。这通常带有负面含义,表示不愿意接受或聆听建议、指示等。

造句

  1. 小明总是采取“洗耳不闻”态度对待妈妈的忠告,结果常常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
  2. 在团队讨论中,小张表现出“洗耳不闻”的态度,最终他的项目方案被否决了。
  3. 公司管理层对员工的批评建议采取“洗耳不闻”的态度,导致内部矛盾不断升级。
  4. 小李因为工作压力大,选择在回家路上用耳机听音乐来“洗耳不闻”外界的声音。
  5. 他经常以“洗耳不闻”的态度对待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因此人际关系一直不太和谐。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使用中,“洗耳不闻”并不是一个标准成语或惯用语,上面的解释和造句是基于对其可能含义的理解。在正式场合使用时,建议使用更准确、清晰的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xǐ,xiǎn

1 用水去掉污垢:~脸。~涮。~涤。~澡。~心革面(喻彻底悔改)。2 清除干净:清~。3 像水洗一样抢光,杀光:~劫。4 昭雪冤枉:~雪。~冤。5 照相的显影定影:冲~。~印。6 玩牌时把牌搀和整理:~牌。7 基督教接受个人入教时的仪式:受~。~礼。8 盛水洗笔的器皿:笔~。9 把磁带上的录音或录像去掉。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wén

1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2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3 出名,有名望:~人。~达。4 名声:令~(好名声)。丑~。5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