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的拼音、解释、组词

汛期的简介:

xùn qī/jī
又称“洪水期”。江河水位季节性和定时性上涨的时期。多因季节性暴雨、冰雪融化、冰凌壅塞而引起。按季节和发生原因,有春汛、伏汛、秋汛、凌汛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江河定时性的水位上涨时期。明.沈德符《野获篇.卷十二.河漕.海运》:「诚以风柔之时,出并海之道,汛期不爽,占候不失,即千艘万橹,保无他患。」

词语释义

汛期是指河流、湖泊等水域在一年中由于季节性降雨或其他自然因素导致水位明显上升和流量增大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水流通常较大,容易引发洪水灾害,因此也被称为“防汛期”。汛期通常由气象和水利部门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历史数据来确定,并发布相关的预警信息。

注意: 在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汛期”的起始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中国的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流域,在每年的4月至9月会进入汛期;而北方则多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之间。

造句

  1. 为了确保当地居民的安全,相关部门已提前部署了防汛措施,并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汛期

  2. 自从去年夏季那场特大洪水之后,村民们都积极学习了解有关防汛的知识,在汛期到来前加固堤坝并储备好必要的物资。

  3. 气象局发布了今年第一个汛期预警信号,提醒居民注意防范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

  4. 由于连续几日的暴雨影响,河流水位迅速上涨,有关部门已启动了紧急预案应对即将到来的汛期

  5. 每年夏天学校都会组织防灾减灾演练活动,在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模拟汛期中的紧急疏散流程,让师生们提前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以上句子旨在通过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来帮助理解“汛期”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xùn

1 江河定期的涨水:~期。~情。防~。桃花~(桃花盛开时发生的河水暴涨。亦称“桃汛”)。2 洒:~扫(a.洒扫;b.扫除,清除)。3 古同“讯”:~地(中国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均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

qī,jī

1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限~。~限。学~。2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3 盼望,希望:~望。~冀。~盼。~待。4 限度:“征敛无~求索无度”。5 必,决定:“~死,非勇也”。6 〔~颐〕指人活到一百岁。7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小于“世”的地质年代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