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菩萨过江的拼音、解释、组词

泥菩萨过江的简介:

ní pú sà guò jiāng
表示连自己也保不住,更谈不上帮助别人。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歇后语)自身难保。比喻自顾不暇,更谈不上帮助别人。【例】现在我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那有能力帮你的忙?

1. (歇后语)自身难保。因泥塑的菩萨一落入水中就溶化了,所以无法保佑他人。比喻自顾不暇,更谈不上要去帮助别人。如:「这件事你求我有什么用,现在我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也作「土菩萨过江」、「泥菩萨落水」、「泥菩萨过河」。

泥菩萨过江》这个词语源自中国古代的故事,用来形容某些人虽然名义上或是表面上有某种能力、地位或权威,但在实际的情境中却显得无力、被动甚至无所适从。其中“泥菩萨”指的是用泥土塑成的佛像或菩萨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泥塑的神像通常不被认为是真正有力量的;而“过江”则是比喻某人或者某种事物处在某种困境或不利的局面下。

解释:

  • 字面意义:这个成语描述的是一个用泥塑造的菩萨(一种佛教中的神圣形象)尝试过河的情景。
  • 隐含意义:它用来讽刺那些表面上看似强大、地位高,但实际上在某些特定情境中却显得软弱无力的人或事物。这反映了人们对于表面现象与实际能力之间差距的一种批评和调侃。

造句:

  1. 尽管他是公司的老总,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他也只能像泥菩萨过江一样无助。
  2. 在这次灾难面前,那些高官显贵们的表现简直如同泥菩萨过江,根本无法拯救他们管辖范围内的普通百姓。
  3. 虽然他经常宣称自己无所不能,但实际上在关键时刻却常常表现出束手无策的状况,就像个泥菩萨过江一样。
  4. 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医疗专家们声势浩大,但他们面对病毒时也有如泥菩萨过江般的无奈与无助。
  5. 某些官员为了个人利益,不顾群众死活地乱作为,等到问题爆发时,他们的表现就像泥菩萨过江一样,最终只能自食其果。

分词解释

ní,nì

1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巴。~垢。~浆。~煤。~淖(泥污的洼地)。~泞。~洼。2 像泥的东西:枣~。山药~。印~(盖图章用的印色)。蒜~。

1 〔~提〕a.佛教指豁然开朗的彻悟境界,又指觉悟的智慧和途径;b.常绿乔木,树上的汁液可制硬性橡胶。原产于印度。2 〔~萨〕a.佛教指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指修行到一定程度,地位仅次于佛的人;b.泛指佛和某些神;c.喻慈善的人。

1 〔菩~〕见“菩”。2 〔~满〕跳神作法的男巫。3 姓。

guò,guo,guō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3 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7 错误:~错。记~。

jiāng

1 大河的通称:~山。~河。~天。~干(gān)(江边)。~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2 特指中国长江:~防。~汉。~淮。~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