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名琛(1807-1859)的拼音、解释、组词
叶名琛(1807-1859)的简介:
yè/xié míng chēn (1807-1859)
清末官员。湖北汉阳人。1848年任广东巡抚,曾拒阻英人入广州城。后升任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镇压广东天地会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进攻广州,他不务战守,致城陷被俘押往印度。后病死。
清末官员。湖北汉阳人。1848年任广东巡抚,曾拒阻英人入广州城。后升任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镇压广东天地会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进攻广州,他不务战守,致城陷被俘押往印度。后病死。
- AI解释
叶名琛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官员,活跃于晚清时期(大约在鸦片战争期间及之后)。他的名字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广州事件密切相关。叶名琛曾任广东省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在处理国事方面因保守闭塞、态度傲慢而备受争议。他被认为是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早期战败的原因之一。
详细解释
- 身份背景:叶名琛出生于清朝嘉庆年间,1859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遇难。
- 官职与影响:作为广东地方的重要官员,他在处理与外国使节的关系上态度傲慢,并且坚持传统的外交方式,不适应西方列强的诉求。这种立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广州等地多次发生冲突。
- 历史评价:叶名琛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被认为过于保守和不切实际的政策,这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战败的一部分原因。
造句
- 叶名琛作为清朝官员代表,其对外交往的态度影响了当时的外交关系。
- 在面对外来挑战时,叶名琛坚持传统的治国理念,未能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变化。
- 史书上对叶名琛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多数认为他的保守政策加剧了与列强之间的冲突。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叶名琛在广州的行为被认为是导致战局不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 尽管有争议,叶名琛在清朝晚期的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其经历反映了当时国家面临的挑战。
分词解释
叶
yè,xié
1 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菜~。~子。~落归根。一~知秋。一~蔽目(喻目光短浅,常被眼前细小事物所遮蔽,看不到远处、大处。亦称“一叶障目”)。2 像叶子的:铁~。百~窗。3 同“ 页 ”。4 世代,时期:初~。末~。5 姓。
名
míng
1 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2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4 叫出,说出:不可~状。5 声誉:~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士。~师。~将(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7 占有:不~一文。8 量词,用于人:三~工人。